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读书不妨“不求甚解”
更新时间: 2024-04-28 05:10:18

“不求甚解”作为一个成语,一般被我们理解为贬义词,意思是只求懂得个大概,不去深刻了解。如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第六讲》:“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明其妙的。”

读书不妨“不求甚解”

其实,“不求甚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并作为古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在我国的读书史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不求甚解”这个词最早是东晋大诗人陶潜说的。陶潜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有人将之称为“会意读书法”,不求甚解,并不是说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讲读书只求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在读书中遇到难懂的地方,不要死死地扣住不放,不钻牛角尖,不搞繁琐考证,且先放过。等读完下文,甚至阅读他书,再求得对这些问题的豁然领悟。

后代不少人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作了解释.明代的朱国桢在他的《涌幢小品》中有:“读书不求甚解,此语如何?曰静中看书,大意了然.惟有一等人,穿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不解是解.”明代的黄宗羲在他的《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中也说:“道暗读书不求甚解,任怀得意,融然远寄。”

宋代哲学家陆象山在他的语录中提倡:“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所谓未晓处且放过,其精神与陶潜的“不求甚解”是基本一致的。不必太滞,就是说读书悟意,要平静灵活,不要慌忙呆板死读书,不能因小失大。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的。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体现出一种淡泊闲适的读书情志,在以前被人们广泛采用。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要适应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需要,这种阅读方法仍是不可缺少的。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