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更新时间: 2024-04-26 12:38:23

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例。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看来:老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老师的威信是无可怀疑的,老师是真理和美德的象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他们期盼着从老师信任的眼神、微笑的脸庞、亲切的话语中,得到鼓舞和教诲。他们确信老师是自己可资仿效的榜样。然而,在教师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一个学生只因小的时候,曾去老师办公室认领一只遗失了的球,那时,我人还小,还不能完全分辨出颜色,随口说了句'是绿色的',老师就拒绝将球还给我,而耿耿于怀。

一个学生只因一句造句:飞机穿过屋顶,遭到老师课堂上嘲讽讥笑而伤感,从此,她上的课,我自然是不会很好去听的,语文成绩也就直线下降,直到现在我都很恨她。

一个学生在学校停车棚值日,只因要求老师将车停好,遭到老师白眼和训斥,而发誓:以后,我再也不管闲事了。

…….

诸如此类,在教师中不甚枚举。而教师的任何一个不经意,将使几节、十几节、几十节课的素质教育,毁于一旦,给学生造成一时一事,一身一世的影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笔者认为,在学生面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面旗帜,都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首先体现在教师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师都必须懂得: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来说是未来,对于家庭来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是财富;每个教师都必须知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好教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要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热爱她(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岗位,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扑在教育工作上,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其次体现在教师的终身学习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保证。诚然合格的学历、训练有素的教学能力、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随着当今世界知识的日新月异,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专一门学科或只具有经验型这个层面上的教学能力,面对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的学生,经常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如果教师只能背诵、讲解一些条文,或经常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这势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信任,势必影响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生的态度。当今的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教师工作,使自己在学校里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如:主持人、保护人、导演、教练、伙伴、咨询者、心理医生等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能,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方面,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镜,力争成为教育专家。

最后还体现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力量。教师与其说是教书,不如说是教人,与其说是言教,不如说是身教。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师人格的作用。自然教师的高尚人格除了体现在热爱学生,终身学习外,还体现在教师的处世态度、为人风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甚至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素质外形。教师要成为学生可以师从的表率,必须不断地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铸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将自己置于道德之内,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从表面上看来,这些教育好像不是教育,但实际上它却是深刻的教育,因为教师已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将会使学生学到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学会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包括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等体现他(她)那个的时代要求,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去实践之。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