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 2024-04-28 03:09:19

​【教学目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语言品读法: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说起毛泽东,我想问一句“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毛泽东少年时,就有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长征》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二、教学新课

1、明确目的:

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中国,让我们一起来领会诗歌的意境,同时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2、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我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指名简介)突出:

创作于1925年秋,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

3、朗读,了解大意:

⑴ 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感情基调。

⑵ 齐读。

(模仿、评价)

⑶ 说出大意:

通过读,你能说出这首词的大意来吗?你认为自己读懂了哪几句?

明确:上阕写景(橘子洲头的秋景),下阕抒情(回忆了早年的革命斗争生活)。

4、品评、鉴赏诗句:

上阕──

⑴ 前三句交代了什么?“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是否表示这里清静人少?

(投影原文)

明确:时间、地点。

除此,你还能读出什么来?诗的语言跳跃性比较大,语序也经常会有调动,读诗时要发挥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这三句连起来怎么说?指名。

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独”字写出了诗人虽然遭通辑,处境危险,却仍然坦荡从容。(联系背景)

⑵ 赏景:作者独立橘子洲,看到了哪些景?

① 齐读七句。

② 找出领字,这几句由哪个字领起?

“看”就是词中特有的领字了,一般上下阕都有一个,读诗就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比如:我们在《雪》的上阕中就能找到“望”这个领字。

③ 讨论:(投影)这几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角度相应的有什么变化?用哪句诗来概述了眼前的秋景?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为什么不写“落叶、枯草”之类呢?

④ 明确:

投影: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生机勃勃、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自古言秋多寂寥”在毛泽东的笔下是不是也悲凉、凄清、死气沉沉呢?用什么词来概括一下?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呀 。

⑤ 表情朗读:下面找个表演能力强的同学来模仿一下诗人当时“独立”饱览秋景时的神情、动作,特别是他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的胸襟与乐观态度。(神态从容、显出伟人的气度)

⑶ 面对眼前秋景,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面对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作者想到了什么?

齐读。

明确:在这里诗人“独立寒秋”,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沉浮,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足见青年的毛泽东就有胸怀天下的豪情,有伟大的抱负。

这是一种什么心境?

生: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⑷ 师小结: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文字投影:

伟大抱负

下阕──

⑴ 作者回忆往昔和同学战友在这里的不平常的战斗生活。这里哪个是领字?带出的内容到哪里?

⑵ 指一男生朗读。

(提示,这里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不平常的战斗生活,应读得激昂、自信,稍快些)

思考:这里给我们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革命青年?

明确投影:

年青有朝气、有才华、有抱负、有热情、有力量,关心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贬斥丑恶,弘扬善良,视军阀如粪士,蔑视反动统治者。

⑶ 最后三句如何理解?

这里写一群青年到水深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把疾驶的船都阻住了,多么大的气魄!(夸张)

说明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

激流勇进、奋发向上、敢作敢为。

你认为他只是在回忆游泳这件往事吗?为什么?

(其实他是以抒情的方式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

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说:“承担大任舍我其谁,革命前途系于我辈。”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

诗歌讲究艺术形象,不能像散文那样,太直白了就不像诗。

5、领会作者情怀:

⑴ 综上所述,你认为整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讨论明确:

询问大自然的命运──表现了诗人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塑造一群革命青年形象──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抱负。

⑵ 齐读,体会感情:把作者的伟大抱负和革命精神读出来。

6、展开想象、描述意境,入境欣赏、审美创新:

⑴ 从时代背景出发,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以记叙与描写为主,用300字左右写出意境来。

提示:什么时间、地点、作者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回答了什么问题?

⑵ 准备、指名、投影参考:

词的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千山万岭,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近观满江碧水,无数船只争相竞驶,抬眼望,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低眉处,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面对寒秋严霜万物却生机盎然,词人思绪万千,不禁提出:谁是辽阔大地的主宰者呢?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是意气奔放,才华横溢的革命青年,是关心国家命运,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青年,正是他们,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他们不主沉浮,谁主沉浮?

三、巩固延伸

1、练习背诵:

齐读──指名背诵(你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写景的句子,回忆早期革命生活的句子,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伟大抱负和革命精神的句子,概括秋景的句子,你印象最深的句子──齐背,回去再熟悉,准备默写。)

2、与《雪》比较阅读:

根据提示,我们来谈谈:

结构:相似,字数相同,上十三句,下十二句。

主旨内容:同是写景抒情,赞美大好河山,抒发豪情壮志、理想抱负。

侧重方面:《雪》长城内外的雪景,宣告中国人民将创造出更伟大的业绩,

《长》长沙橘子洲头的秋景,激励同志激流勇进,勇担革命领导重任。

表现方式:《雪》“数风流……”显,联系背景,是写于1936年,长征刚结束,党中央确立了毛的领导地位。《长》隐性的,写于是1925年,是毛青年立志。

风格:都豪迈、旷达,足见其一以贯之的革命精神和改造旧中国,敢为天下先的伟大抱负。

四、课文小结

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之所以能在大风大浪中掘起,之所以能成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成为一代伟人,跟他少年时就胸怀祖国,有理想、有伟大抱负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座的各位有志于升大,其实也就是有理想的表现呀。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算成功的路上满是坎坷,他接下来要做的也只有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希望同学们今后学习起来更有精神。

五、作业设计

准备默写课文,选读毛泽东诗词,完成《练习册》特别是其中的比较阅读题。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