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9
更新时间: 2024-04-28 07:41:19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9

二.教学目的

1.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

3.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的比较学习,探究造成各自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4.分析并体会两个世代结仇的家族最后握手言和的思想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爱情题材历来被文学界称为“永恒的题材”。我国古代从《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到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飞》到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无不体现这一永恒的题材。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戏剧。以前我们已学过了《孔雀东南飞》,了解了乐府诗中的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莎士比亚,学习他笔下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他幼年时就对戏剧产生了兴趣,他曾进过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曾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登台演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蛰居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2.剧本产生的社会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实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三)初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讨论思路。

学生讨论后明确: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家族的家长,痛悔不已而终于和解。

3.提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剧本怎样的矛盾冲突?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4.提问:结合前面对人文主义的介绍,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

明确: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用“人权”与“神权”相对抗;反对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世仇恩怨,追求真正的爱情;反抗封建制家族观,秘密举行婚礼,为爱而双双殉情;两个结怨很深的家族的握手言和等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5.提问:从节选部分来看,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呢?

明确:罗密欧本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贵族青年,他的忽而粗暴、野蛮,忽而平和、友好,是他听到心上人朱丽叶的死讯后,悲痛欲绝的表现。他对仆人用了一连串命令,用粗暴甚至威吓的语言指使仆人,如“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而当仆人顺从他之后,他的语言马上平和起来,“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而对于所谓的“情敌”,他的语言也是忽野蛮,忽友好。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十分激动的、几乎要失去理智的罗密欧。

6.提问:如何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明确: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地体现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7.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安排了结怨多年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和好呢?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接近。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两个青年无法结合,终于殉情。两个原本武斗不断的家庭,在各自失去了心爱的儿女,得到了复仇的最惨痛的结果后,两个家族却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发生大规模的械斗,而是显得非常冷静。亲王适时地劝导后,凯普莱特说:“啊,蒙太古大哥!把你的手给我。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一份聘礼”看来凯普莱特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血的代价。蒙太古也说道:“但是我可以给你更多的。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塑像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两家的握手言和说明,第一,年轻的一代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举动已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且取得了胜利;第二,这一结果象征了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思想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四)研究性学习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起读者情感的波涛。请细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以及蕴含的情感。学生在文中找出一些能体现莎士比亚语言特点的句子来赏析,教师归纳。

1.帕里斯使用“鲜花”“娇虹”等美好的事情,是对朱丽叶的美貌、善良心地的赞美,表达了对她的无限爱慕、思念之情。“永无消歇”表达了对朱丽叶绵绵无尽的思念。

2.罗密欧此时面对着他认为已死的朱丽叶和为朱丽叶而死的帕里斯,决心以死殉情。能够和朱丽叶同居一座坟墓而躲开不如意的人间,罗密欧认为这个坟墓是“胜利的坟墓”。“这是一个灯塔”,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她就是为归航的船导航的灯塔,引导着自己追随而去。

3.“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这表明他不愿相信朱丽叶已死亡,甚至想象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妇,是他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的外露。

4.“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哟!”这个排比,增强了语势,表明罗密欧既有无限的眷念,又有立志死亡,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

5.“把锄头跟铁钳给我。”“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罗密欧一上场,就对他的仆人用了一连串的命令语言,甚至夹有恐吓,这表明他此时的暴躁、狂怒。罗密欧原本是个极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但朱丽叶的死带给他巨大的打击,使他失去了理智,无法再保持冷静。

6.“万恶的蒙太古”,“该死的凶徒”。这是帕里斯对罗密欧的出言不逊,甚至诅咒,但罗密欧还是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反复劝说帕里斯“快快离开我吧,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爱我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这些语言都表现了罗密欧温和的性格。在帕里斯执意不走时,他才忍无可忍地拔剑决斗。

7.罗密欧对“死”去的朱丽叶反复倾诉“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这表明爱人已死,他痛不欲生,不愿独自生活在世上,立志殉情的决心。

8.“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罗密欧手中端的是烈性毒药,他却能坦然自若地“举杯邀死神”,表现了他因能与心爱的人儿长相厮守,永不分离而产生的欣慰感。

(解说:通过对文中语句的具体分析、鉴赏,可以使学生在了解莎士比亚语言特点的同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比较鉴赏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同是爱情悲剧题材,试比较鉴赏两篇课文的异同。

1.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梳理。

明确:相同:这两篇文章都是歌颂青年男女对纯真的爱情、美好的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精神。

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而悲剧的结尾,两个世仇之家面对儿女的尸体幡然醒悟,握手言和,这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的胜利。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但却双双自杀殉情,他们的爱情悲剧说明在封建礼数的束缚下,人们不可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婚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叙事诗的写作意图:一方面是揭露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指出它是婚姻悲剧的根源;另一方面是歌颂焦仲卿、刘兰芝忠于爱情的崇高品质以及以死抗争的反抗精神。

(六)课文总结

学习莎士比亚的剧本,应首先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他笔下的悲剧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戏剧以语言丰富著称,有人说他的用词是“千古独步”。另外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特点是各种戏剧因素的有机结合。在莎剧中“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和古怪混合在一起”。在他的一些喜剧中有悲剧的成分,而在他的一些悲剧中又有喜剧的因素,特别是他的早期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典型。

致橡树

舒婷

一、导语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长青的话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许多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爱情绝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时代的爱情经典,反映了那个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对女性的两大价值评判:“窈窕”即婀娜的外在美和“淑”即贞顺的德行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封建时代的文人们对爱情朴素天真的向往和憧憬。当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扔下她作妻子和母亲的“最神圣的责任”对她的丈夫海尔茂说:“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所以现在我要离开你”时,一个从西方宗教桎梏下的新女性复活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另一位中国当代女诗人的一首另类的爱情绝唱。

二、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朦胧诗代表作家之一。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17岁)顺应当时潮流到农村插队,这期间开始了诗歌写作,1972年以独生子女身份被照顾回城工作,1979年开始,其诗歌陆续在各大刊物上发表,代表作《双桅船》、《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年度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致橡树》(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等。

“朦胧诗”,又称为新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采用象征手法,内涵上意蕴浓厚,主旨有不透明性和多样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三、诵读

(一)录音

(二)叫学生朗诵(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慰藉(jiè)霹(pī)雳(lì)戟(jǐ)

雾霭(ǎi)流岚(lán)虹霓(ní)

四、内容鉴赏

根据诗人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把诗歌在“不,这些都还不够”这里分成两部分。下面让我们先学第一部分。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问)文学靠形象说话,诗歌里的形象又叫“意象”,在这一节里诗人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针对“橡树”而言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

凌霄花:攀援高枝,炫耀自己(借别人的“高枝”证明自身的价值)

鸟儿:借树阴栖身蔽日(一厢情愿的频频取悦别人,遭遇冷遇仍痴心不改)

【补充】流沙河《草木篇·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依附他人的形象。

(问)这两种意象象征什么样的爱情观?

依附型

泉源:送来清凉(无限忘我不求回报地奉献)

险峰:增加、衬托(默默支撑和铺垫)

日光:奉献光热

春雨:提供水份

(问)“日光”“春雨”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请同学们仿照前两句格式补写出其后的内容。

例:也不止像日光——无限奉上一生的光热

也不止像春雨——抚慰你的枝叶,滋养你的根系

“日光”无私普照大地,“春雨”无声滋润万物(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语云:“恩深者,如雨露之恩。”久旱而降甘霖,不可谓施恩不重,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因为身为神缨侍者的贾宝玉对她有雨露之恩而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它们都是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奉献者形象。但是,诗人在这里却是把它们作为反面形象来展现的。它们在爱中意乱情迷,只知无止境地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泯灭了个性,失去了自我,而另一方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的接受,没有爱的回应,这种爱必然是残缺的。

(问)这几种意象又象征什么样的爱情观呢?

奉献型

(问)诗人对这两种爱情观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否完全一样?“这些都还不够”中“这些”指哪些?结合具体词语进行分析。

持否定态度,但并不完全一样。对于依附型的爱情观,诗人是完全否定,两个“绝不”表达了诗人否定的坚决与批判的彻底。“这些”只指后面四者,对于奉献型的爱情观,诗人是部分否定,两个“不止”和“还不够”表示并不排除这样,但又不能仅仅这样,两个“甚至”承接上面的“也”,表示程度更进一步,即使是为人们广泛颂扬的“日光”“春雨”也不能作。

小结:诗人一开篇,连用了六个比喻,层层深入,形象地给我们展现了两种传统的爱情观,并坚决的表白了自己对这两种爱情观的否定和摒弃,那么,诗人所提倡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在第二部分来寻找答案。

第二部分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里,诗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木棉”,“必须”与前面“绝不”相对,表达了诗人对木棉肯定的坚决与推崇的彻底。(问)请结合下文分析诗人是怎样具体展现“木棉”这一形象的。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紧握”“相触”“互相致意”,这些词反复强调两者的对称平等,“根”“叶”句侧重在外形上的亲密和睦,有“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意味。“致意”句侧重在精神上的相互尊重,相敬如宾。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隐居不仕的梁鸿,每天劳动完毕,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孟光,就把准备好的饭菜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眉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这个“举案齐眉”的故事后来常用来表示夫妻相敬如宾,但它是建立在地位不平等的基础上的相敬如宾,与这里的“致意”有着天壤之别。“言语”句侧重在两者的心心相映,默契相知,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意,而这里更是“身有彩凤双飞翼”。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铜枝铁干”“刀”“剑”“戟”,具有男性的刚强、果敢、锐利,“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则具有女性的热烈、柔韧、内敛。理想爱情的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相匹配,才能互为支撑,分担苦难,共享人生。否则,只能像藤那样软弱的依附,像鸟儿那样豪无尊严的取悦,像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那样付出而没有回应。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彼此独立但并不孤立,他们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困难时,他们不是一方蔽护一方,而是“分担”,成功了,也不是一方居高临下的赐予另一方,而是“共享”。“分离”既指物质上的独立性,更指个性上的独立性,不像“凌霄花”“鸟儿”那样死死纠缠、紧紧寄托,“相依”则指精神上的相互依存性。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里,诗人以坚决的口吻总结全诗,(问)总观上文,相对于橡树而言,“木棉”这一意象与前面六种意象相比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上有什么不同?诗人借“木棉”表达了怎样一种爱情观?

从外部形态上看,前面六种意象相对于橡树都显得渺小而模糊,严重失衡;而“木棉”这一形象与橡树就十分匹配谐调。从内容特征上看,前面六种或“攀援”“借”,或“为”它们唱、“送”、“增加”、“衬托”,都是单方面的依靠和牺牲,传递出的是一种被异化、被驯化、被奴化的畸形爱情关系,而木棉则是“作为树的形象”独立地“站”,是“相互”“分担”“共享”,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爱情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达的是一种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平等型爱情观。

(问)我们如何评价诗人的这种爱情观?(可以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爱情模式进行比较。)

本诗爱情观的进步性: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更具有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平等式的家庭才真正是心灵的栖息地,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

但是它的实现是有前提的,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这种平等的爱情必须建立在双方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如果一方失去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那么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个性的独立也就成为空话;其次,在意识形态上,还要求男女双方珍视彼此的尊严、独立地位和人格价值。另外,个性的过份张扬造成男女的冲突、家庭的破裂等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奉献型爱情观正如诗人写的那样,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都不付出,那爱情也就失去了它的迷人的温暖,家庭就会变成荒芜的沙漠,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的和谐温暖。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社会与家庭相互争夺,男女双方作适当的分工完全是必要的,奉献与牺牲也有其合理性,只要保持住尊严和人格的独立性。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特别是在旧中国,因为没有法律的人道主义约束,甚至还有法律、伦理上非平等的支持,所以必须以男性一方的自我约束为前提,因此这种和谐只可遇不可求。现在,女性的社会化使她们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法制日趋完善,在这个背景下,奉献型爱情就有了它存在的土壤。

五、形式鉴赏

(一)结构上,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出超凡脱俗的爱情观。

(二)修辞上,采用象征的手法,形象而又含蓄传达主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三)句式上,对称性的诗句和回环反复的层次,使全诗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模拟试题】

1.填空题

(1)莎士比亚是欧洲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著名剧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2)《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诗意浓郁的_________悲剧。全剧通过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的事实,反映了_________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3)戏剧文学(剧本)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从作品的美学感受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篇幅长短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从表现手法的不同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在我国民间传说和古典长篇叙事诗中,与本剧剧情相似的作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选择

(1)下面加线字的字音、字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踉跄(qiāng)咆哮(xiāo)吞噬(咬)

B.悲恸(dòng)藏匿(nì)攫夺(夺)

C.冗烦(rǔn)窥伺(sì)聘礼(定亲)

D.恐吓(hè)血泊(pō)坟茔(坟地)

(2)下面句中加线词语和括号里的词语互换后意思有所改变的是()

A.他手里还拿着锄头铁锹,都给我们拿下了。(被)

B.我简直不敢独自一个人站在墓地上。(几乎)

C.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不管)

D.我不知道他究竟打算做出什么事来。(到底)

欣赏戏剧片段,回答3~6题。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商人安东尼奥借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犹太人)3000块钱过期未还,夏洛克要坚持按契约处罚,在安东尼奥的胸口处剜下一磅肉。下面是就此事进行的法庭辩论的片段(巴萨尼奥是安东尼奥的朋友,愿意代为还债)。

巴萨尼奥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

夏洛克我的回答本来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

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

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意杀死的东西?

巴萨尼奥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洛克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安东尼奥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由于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是摇头摆尾,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所以我请你不用跟他商量什么条件,也不用替我想什么办法,让我爽爽快快受到判决,满足这犹太人的心愿吧。

巴萨尼奥借了你3000块钱,现在拿6000块钱还你好不好?

夏洛克即使这6000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成6份,每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3.夏洛克对“为什么不愿意接受3000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这一问题的实质性回答是()

A.“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B.“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赶掉,谁管得了我?”

C.“天生的癖性”。

D.“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

4.夏洛克说,同安东尼奥进行这一场诉讼“并没有好处”。实际上,夏洛克心里认为打这场官司是有好处的,他的真正的意图是()

A.可能满足他割肉的心愿。B.可以获得遵守宪章的美名。

C.可以“不给毒蛇咬两次”。D.可以借机报复,消灭对手。

5.夏洛克同巴萨尼奥对话时为什么两次使用反问句?最符合他当时心态的是()

A.不愿正面回答问题B.不敢正面回答问题

C.不甘正面回答问题D.不屑正面回答问题

6.《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主要产生在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的社会矛盾。

7.作文:简评《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性格塑造(600字以上)。

【试题答案】

1.(1)文艺复兴英《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

(2)爱情人文主义者

(3)悲剧喜剧悲喜剧独幕剧多幕剧歌剧话剧舞剧歌舞剧

(4)《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

2.(1)D(提示:A.跄(qiàng),哮(xiào)B.恸(tòng)C.冗(rǒng))(2)B(提示:简直: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几乎:接近于。两者程度不同)

3.A4.D5.D

6.高利贷资本商业资本

7.略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