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3
更新时间: 2024-04-28 00:20:34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3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3

二、再谈阐释。

与阐释相关的是语言转换。在选择题中,命题人将文本的内容转换为与文本不同的语言表述,提供给考生辨别其正误;表述题中,如何根据命题的要求,从文本中的相关表述,到形成答卷中的语言,也是语言转换的操作。因此,我们要在解题训练中加强“语言转换”能力的训练。

1、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三种语言:

①题干中命题者的语言,属于指令性语言,是阅读与解答的依据;

②文本语言,是我们应该准确理解和深入体悟的;

③答题语言,这种语言有时候是直接取自阅读文本,有时是应试者根据命题者的指令,感知文本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然后或对语言进行加工重组,或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

2、从文本到答卷的语言转换,往往包括这三个方面:

①具体的能加以概括,

②抽象的能加以阐发,

③含蓄的能加以解说。

3、而实现语言的准确转换,“以文解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路。“以文解文”根据构成文章的诸因素之间有着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可以分为:

①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的不同地方运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加以表述,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存在“互解”关系,这是“同义互解”。

②文章的语义上下连贯,相递相承。梳理上下文的语脉,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中推断其内容,这是“连义互解”。

③比喻、衬托、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常用以阐释或强调它的主旨句,并与主旨句构成主宾关系。要理解主旨句,可以依据对这些“宾句”的解读,要理解这些“宾句”,可以依据对主旨句的解读,这是“宾主互解”。

④还有“虚实互解”。“虚”和“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写文章的人常常以实证虚或以虚证实,乃至以虚代实,因而也就构成了“虚实互解”的关系。

如果推衍开来,还有许多“互解”关系。利用这种“互解”关系寻找解题的相关信息,再依据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要求进行语言转换,做出符合命题意图的回答并不困难。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