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文学流派
更新时间: 2024-04-27 19:31:03

程朱理学的伦理道德 徽州是“程朱阙里”,是块崇“仁”尚“礼”的土地。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徽州人更是浸淫于程朱的哲学思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为社会普遍承认,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业准则。“住要好邻,搭要好伴”,这首民谚强调了邻里和睦、结伴从善的重要性。“花配花,柳配柳,破簸箕配破简帚(竹扫帚)”这首民谚全是以比喻的手法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则奉行“七碗来、八碗去、少一碗不来去”“人情大似债,头顶饭锅卖”的信条,更有许多乡规民约是以诫券的民谚形式出现的。有的是劝人自尊自力的:“吃着人家的嘴软,拿着人家的手软”;有的是劝人过日子要精打细算的“吃不穷,穿不穷,没得划算一世穷”;有的是劝夫妻和睦相处的,“好狗不咬鸡,好夫不打妻”;有的是劝人勤勉劳作的,“越嬉越懒,缺吃越馋”;有的是劝人除恶向善的,“”赌博钱,溪边田;辛苦钱,万万年“。”乡风不好出光棍,竹园不好出伞柄”。有的是劝人计划生育的“一个男孩一身新,一窝男孩破片筋”,“一男一女一枝花,多男多女多冤家”。这些民谚折射出或州人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是程朱理学在徽州人思想上的沉淀,他是徽州风俗弥散自然纯朴敦厚气息的重要原因。

文学流派

当然,在徽州土地上口耳相传的民谚还很多,它反映的徽州社会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里撷录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份,通过这一民俗学的窗口,我们也可感知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民谚也有其时代性和历史性,那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民谚至今仍在流传,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些民谚反映的情况一不复存在了,我们只是将它作为徽州文化的一部份加以挖掘整理借鉴。

新安理学 中国思想史上起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徽州(今黄山市屯溪区篁墩),因徽州的前称为新安郡,故这一学派以“新安”定名。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徽州从其学者甚众,理学家代不乏人。南宋理宗推崇程朱理学,元代以降、历代王朝倡兴理学,“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祥,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然”,以至“凡六经传注,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理学家重视对理欲、心物、义利、道德、天人及其关系的逻辑论证,著述宏富,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培养了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

徽派朴学 朴学又称汉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明未清初,有深厚理性思维功底的歙县学人黄生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写《字诂》《义府》、开徽派考据学之先河。以后则有婺源县的江永,以及他的学生程瑶田、戴震、金榜等,都是徽派朴学之佼佼者。在中国经学史上,徽派朴学被称为皖派,其治学方法影响深远。徽派朴学的集大成者是清中叶休宁县戴震(现属屯溪区隆阜乡人),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学、学者,“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的经学大师吴承(歙县人),则是徽派朴学的著名继承者。

新安医学 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著名流派。它肇自北宋, 盛于明清。自北清未,新安医家有540余人,其中225人撰、辑医学著作460余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著名医家有北宋的张扩,南宋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吴正伦、吴昆, 清代的程正通、程林、汪昂、吴谦、郑梅涧、汪文琦、程杏轩等。汪机、吴谦分别被誉为明、清四大医学之一。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程杏轩的《医述》等,已被列为中国十大古代医著。新安医学包括内、外、妇、儿、喉、眼、伤、疡、针灸、推拿各科,内容丰富,理论系统。

新安画派 新安绘画源元流长。“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 丁云鹏父子及歙人李流芳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 (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 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新安画派”的领袖是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自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现代后继者中名声最大的首推黄宾虹大师。

徽派版画 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是徽籍画家、刻工通力合作的艺术结晶。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雪庄等,都曾为版刻绘画。徽派版画的刻工,往往也是画家,深谙绘画意境,刀法技高一筹。明代,歙县虬村黄姓刻工人才辈出,独傲艺林。从明正统至清道光间,黄姓刻工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0余部。明末,流寓南京的休宁人胡正言,创“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开创了古代套色版画的先河。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目前,黄山市京徽剧团里仍保留部分徽剧剧目。

徽商 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喜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徽商的本质是儒商。徽商研究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不配课题,向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