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 2024-04-27 12:19:53

【教学目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 领会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

⑵ 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⑶ 能用道理说服别人。

2、过程与方法:

学会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会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⑵ 感受“中国脊梁”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义。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为什么本文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感知,增强感悟。

2、品读法:

品读课文,理解起写法和思想内涵。

3、讨论探究法:

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4、比较阅读法:

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新世纪,申奥成功、加人WTO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读音:

投影显示积累的词语:

1、弄清字词读音:

渺茫 miǎo 脊梁 jǐ 省悟 xǐng 玄虚 xuán 诓骗 kuāng 搽 chá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省悟: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2、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出标识性语句。

3、找出“敌论”和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4、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5、作者的论点什么?

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6、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直接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归谬)

第三部分(6~8自然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9自然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四、再读课文,感知爱憎之情,领略讽刺的力量

五、小结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并没有使他的思想软弱、麻木,并没有削弱他伟大战士的力量;他依然冲在最前线……他就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提出问题: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2、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3~5自然段):直接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自然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3、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9自然段):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学习本文结构谨严、语言讽刺有力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既然为插入反动派胸膛里的“匕首”、“投枪”,力量从何而来呢?

二、学生朗读课文,体味深意

1、讽刺的力量:

⑴ 找出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析内涵是否相同?

明确:一是部分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二是指全体中国人,三是自信的中国人。

⑵ 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那里,为什么?

明确: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地底下”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⑶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⑷ “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总结:总之,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逻辑的力量:

⑴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⑵ 这种在证明“敌论”指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斥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

明确:归谬法。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⑶ 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

明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证明:历史的、现实的事例。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⑷ 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明确:“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于“公开的文字”呼应,全文浑然一体。

总结:运用强有力的“归谬法”驳论证,再正面立论驳论点;这样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充满了无懈可击的逻辑论证的力量,将“敌论”置于死地,将正确的观点昭之于世。

3、语言的力量: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仿造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一方面我们掌握了驳论的写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襟怀,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四、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讽刺的力量:爱憎分明

“投枪”“匕首”的力量源于:逻辑的力量:归谬法,破立结合

语言的力量:尖酸泼辣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