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竹影》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 2024-04-26 21:48:47

【创意说明】

《竹影》教学案例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文章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天地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的有趣游戏及对中国画的认识,充满了童真、童趣。揭示出艺术和美常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加上七年级的学生们天真、活泼、好问,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我以“激趣→自读→思考→研讨→交流”等活动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去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心、教师心、作者心”产生共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此,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体会课文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充满童趣的活动中蕴含着艺术和美;体会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2、过程和方法:以“激趣→自读→思考→研讨→交流”为教学活动过程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趣;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提高艺术修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新课:

⑴ 猜谜活动。(多媒体课件1,屏显谜语)

⑵ 朗读儿歌活动。(多媒体课件2,屏显儿歌《影子》)

(通过屏显文字、图象等资料的视听刺激,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猜”、“读”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简介作者:

(课前收集作家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走进作者,了解更多信息,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3、⑴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述本文主要内容。

⑵ 勾画自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为了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及独特感受。)

4、小组研讨:生动优美语言 研讨与赏析;课文内容质疑问难;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点。(多媒体课件3,屏显)

(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5、班级汇报交流。(赏析生动的语言,质疑问难。 再用多媒体课件4突破难点,屏显中西方绘画作品3幅,分别是: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

(在交流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智慧碰撞,可产生奇异的火花。选取3组中西方绘画作品,两两同时出现,增添了视觉感触,降低了理解难度。)

6、作业“自助餐”。下列题自由选做,仅供参考,也可自命题做:

⑴ 摘抄生动优美的句子。

⑵ 自由创作一幅画。

⑶ 回忆一件充满童真、童趣的往事或游戏活动,写下来。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及个体差异,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精彩片断】

(质疑问难)

生:第2段中写到“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象一只立起的青蛙……华明。”第3段又写到“华明……真像一只青蛙。”为什么总把华明或他的影子比作“青蛙”,可换成“小狗”、“燕子”、“小鸟”吗?

生1:这个比喻真是太有趣了。因为“青蛙”总是一蹦一跳的,而华明是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定也蹦蹦跳跳的吧。这个比喻贴切生动,如果换成“小狗”、“燕子”或“小鸟”,太俗气了。

(掌声响起)

生2:联系文章背景,不难知道这是夏天,夏天的晚上是属于“青蛙”的晚上,“青蛙”是孩子们最爱的益虫,是最欢快、活泼的小动物了,所以,把华明比作“青蛙”,既生动形象,又流露出喜爱他的感情。换成“燕子”、“小鸟”都不好,也与时令不太吻合。

师:对,这样的比喻句,多么生动优美,真是充满童真童趣。文中还有不少生动的语言,赶快再找几句,自由读一读,加以体会。 接着,师生再齐声朗读2段、3段。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及时引导,不仅让课堂书声琅琅,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文化品味。)

生:第2段中有这句描写:“回头一看,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请问为什么把“光景”写成“长音阶”和“短音阶”,怎么理解?

生1:我认为,“长音阶”与“短音队”是指“我家院子里的温度变化”,“长音阶”指白天天气炎热,“短音阶”指晚上天气凉爽。

生2:我的意见不同。我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家知道,夏天的白天往往比夜晚长,我把“长音阶”看作白天,“短音阶”看作夜晚,“由长音阶到短音阶”就可理解为“从白天到夜晚”。

生3:我有不同的意见。“光景由暖色变成寒色”指阳光变成了月光,因为暖色鲜艳,寒色比较暗淡,而阳光强,月光弱,所以就可以说是暖色变成了寒色。“由长音阶到短音阶”大概指人的倒影,因为阳光强,人的影子强,月光较弱,所以影子也弱。

师: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有自己的理解,这很好。我也有我的理解,我想从音乐的角度讲,“长音阶”常用来表现明亮、欢快的调子,“短音阶”常用来表现暗淡、忧郁、清冷的调子。这样形容正符合“暖色”到“寒色”的光的变化,即由阳光到 月光。而“光景”本应该是视觉感知的,“长音阶、短音阶”是听觉感知的,这里用了“通感”的手法,也就是把诉诸视觉的东西写成听觉感知,意境很美。上学期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们曾研讨过类似的一句,即“……紫色的味道”,想起来了吗?

生:想起了。

(及时点评,加以鼓励。对“通感”手法的句子,学生理解有难度,教师有必要讲解,但决不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只求了解即可。)

生:文章第1、2、7自然段以写景为主,3、4自然段以写活动为主,5、6、8自然段以介绍中国画为主,请问:怎样看文章的中心呢?

生1:文章既写了景,又写了活动情,再写了中国画,我认为主要突出了怎样去欣赏中国画。

生2:作者写景又写了人物活动,充满童真童趣,然后自然引出对中国画的认识,突出了童真童趣中也包含了艺术和美。

(掌声响起)

生3:我觉得这样写,是作者的巧妙安排,由童真童趣的故事自然引入中国画的艺术的殿堂,多美的情景。1、2、7段是烘托,3、4段是铺垫,5、6、8段是升华主题,它们共同表现文章的中心。

(掌声响起)

生:(提问者再发言)你们的回答我比较满意。我明白了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童真童趣游戏地描写,自然引入对中国画的认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审美。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好。我也认为本文通过写作者儿时与伙伴们天真烂漫的描竹影游戏活动及父亲把孩子们带进中国画的艺术殿堂的事,揭示了生活中处处包含着艺术和美。我们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下面请继续提问。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智慧碰撞,产生美丽的火花;同时,个体的片面认识趋于完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对中国画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生1:因为“我们”在玩耍的时候,无意间问起了中国画的问题,所以,顺应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说出中国画的意义。

生2:在快乐的画竹影的游戏中,孩子们向“父亲”提问而引出对中国画的认识和思考,深化了文章主题,也说明“父亲”懂得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志趣。

(掌声响起)

生3:孩子们由童真童趣的游戏活动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艺术殿堂的门前,再由“爸爸”把“我们”领进艺术世界,让我们懂得艺术,懂得审美。这部分内容不但要写,还非写不可。

师:对,我同意大家的看法。写父亲为孩子们讲解中国画的有关知识,不仅教给了孩子们新知,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出:一切艺术和美都来自生活让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吧!

【体验与反思】

《竹影》一文,语言生动,充满童真童趣。按时间顺序、事情发生的先后组织材料,条理清。无论写景还是描竹影的游戏活动或是对中国画的了解认识,语言都显得清新、自然。读懂课文并不很难,然而深层理解文章含义也需要作一番引导或师生共研讨。比如:认识游戏中蕴含艺术美;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等是教学此文的难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探究问题中,学生们自然悟出:生活中处处包含艺术和美,只要大家作生活的有心人。正如罗丹说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质疑问难”活动值得发扬,因为探究中,创新思维有时在一瞬间便喷涌而出,碰出智慧的火花。另外,本堂课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3组画中西绘画作品(网上搜集),也是相当有价值的,增加了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归结出理性的概念就不难了。因此突破两大难点的方法得当。

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质疑与创新的精神,这是学习语文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怎样让学生保持愿学乐学情绪,怎样让课堂始终充满机智,还需要多思索,需要不断追求。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