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课时
更新时间: 2024-03-29 08:02:19

《烛之武退秦师》写的是郑国在兵临城下的紧急气氛中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描绘了一位有勇有谋的外交家形象。掌乐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 (3分钟)

1、 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近文本”

预习检测: (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 :(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翻译3-4段,巩固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缒而出 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 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要活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缒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文章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