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更新时间: 2024-04-20 22:46:36

〖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导致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我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学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他们这样 泼不是浪费水资源了吗?”这一问题真是太出乎我的预料了,这似乎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当时真不知该怎么办?但镇定了一下,我就先对这位学生大加赞扬,并请全班同学再读课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和难忘?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它还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

〖你侵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了吗?〗

这是一位下乡支教的老师在一个乡镇学校上的《难忘的泼水节》:

当讲到周总理穿着傣族的服装、背着象脚鼓走出来,全场欢呼的场面时,老师拿出了一盘录像带,说:“这个场面真是美极了,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的实际情景,老师带来了一盘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想看。”学生们兴奋不已,老师又说:“这是一盘独特的录像带,不用眼睛看,只能用心看。你们闭上眼睛,谁用心谁就能看到。”学生都闭起了眼睛,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诵着:“周总理穿上了傣族的服装……”朗诵把学生们带到了美妙的情景中,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朗诵完了,老师问:“同学们看到了吗?”“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周总理来了。”“同学们欢呼啊!”老师激励着大家。“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学生们开始欢呼了。老师又说:“有两个同学真的看到了,你们看,他们多么激动,挥着双臂高呼着。”全班同学都挥起了双臂高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场面热烈极了,师生共同融入到了课文当中,教室的里里外外许多听课的老师、家长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老师接着又说,谁来把看到的情景描绘一下,立即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他们绘声绘色地,像真的见到了当时的场面一样。

〖课堂应是生成的〗

这里说课堂是生成的,并不是反对预设,恰恰相反,有效的生成,离不开充分的预设。我们要做到的是必须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不能把预设完全简单化地等同于“写教案”,然后再无视课堂生成性特点,去主观地展示教案。只有精心地预设,才会有充满生命灵动的生成,而且有些往往是意料之外的,但细细想来,又在意料之中。

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在学到“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这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想象一下: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会对傣族人民说些什么?指导时我考虑到这个话题有点大,学生想象起来没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性,有一定难度,就创设了两个具体的语言环境。周总理来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傣族老爷爷面前,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周总理又来到一位正敲着象脚鼓的傣族少年面前,他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以上设计,降低了难度,思维的目标指向性也更加明确了,孩子们变得有话可说了。如:周总理会紧紧握住老爷爷的手,笑容满面地对老爷爷说:“老人家你好呀,祝你身体健康!”“老爷爷,你越活越年轻了。”周总理会轻轻拍着少年的肩膀,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读书了吗?你敲鼓敲得不错嘛,让我来敲敲好吗?”

在上到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此处也是课文高潮部分),在充满深情地朗读后,我正准备动情地结束全篇课文时,忽然有个孩子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有话想对周总理说”。“好呀,你说吧!”我笑吟吟地望着他,“周总理,欢迎明年泼水节再到我们这里来,和我们一起过泼水节。周总理,祝你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听了他的话,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了,同时心里在暗暗思索:何不趁此再进行一次语言训练呢?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又进一步体会到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情感,真是一举多得呀。于是,我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师要谢谢你,替傣族人民感谢你,因为你把傣族人民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孩子们,请你们都想一想,周总理即将离开,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最想做的是什么?最想说的是什么呢?听了我的话,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有的紧锁眉头,有的侧脸仰望着天花板,有的嘴里含着手指头,歪着脑袋……不一会儿,纷纷举起了小手 。。。。。。同学们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小小年纪,情感世界还蛮丰富呢。有的说:“我会握住总理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有的说:“周总理,请您慢些走吧,让我们多看您一眼。”有的说:“周总理,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来看我们,今后在工作时要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显然,这个孩子是听了我上课前对周总理的介绍而想象的这番话)有的说:“我会追着总理的车,一直到看不到他为止。”有的说:“周总理,您能送一张照片给我们吗?让我们好时时刻刻可以看见您!”……

〖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欢笑声、泼水声融为一体,欢乐的场景让学生兴奋,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由然而生。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以教师之“情”感染学生〗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激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用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苏联教学家加里宁说过:“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为自己定下感情基调。教学时,教师必须进入角色,投入激情,要以强烈的真挚的感情来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得到感染,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而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教师讲课的语气应是幸福欢乐的,让学生感受到傣族人民同周总理共度泼水节的无比幸福。

〖课上提倡自主体验·鼓励质疑问难〗

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导致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学会”倾听,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偏颇、疑问的价值。

如我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幸福、难忘的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泼掉了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使得课堂气氛马上变得严肃起来,小朋友们的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当时我也愣住了,学生的这个问题太出乎我的预料之外了,随后我马上反应过来,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同时学生也明白了爱水的傣族人民,一定会珍惜水资源的。

〖阅读教学呼唤教师的范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自觉能动的学习主体,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于是,“这是你的感受,不错!”“这是你的理解,很好!”“他读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比他读得还好?”课堂上,经常用这样的评价语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有些学生朗读时喜欢拿腔捏调,表现自己;有的学生朗读时感情感悟不到位,致使朗读感情表达欠妥当。可是教师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自己正确的范读来力挽狂澜,致使教学走入了没完没了的评议过程,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一节课下来,学生也不知学到了什么。我的教学也经常走入这样的“死胡同”。不久前,《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教学的成功,对我心灵的触动很大,使我开始正视范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共渡泼水节的场景。介于周总理离这个时代远,孩子们了解得少,我上课前给他们讲了很多周总理的故事,可我的介绍没有使他们触摸到真实的人生,他们并没有“感同身受”。为了让学生尽快投入“角色”,我想只有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他们。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我读完了,教室里有片刻的宁静,紧接着,响起热烈的掌声。我“趁热打铁”:“同学们,想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有感情吗?因为我真正读进去了,动真情了。我边读边想,好像我就是一名傣族人,正在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起相互泼水、相互祝福,是多么幸福,多么激动。好像我又是周总理,我把祝福、希望之水洒向人民,祝愿百姓幸福安康。我深深地被周总理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所感动,自然而然就读出感情来了,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一起去泼水节现场看看。”这节课过得特别快,当铃声响起时,我们共同沉浸在美好的祝福里,不愿动一下。

我激动不已,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我开始清醒得认识到,课改下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意义重大。

〖运用学习资源 深化阅读教学〗

我在上《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周总理是汉族人,为什么他也穿着傣族人民的衣服呢?这个问题作为老师我事先没有设计,但我觉得提得很有价值。我让孩子们联系在学习本单元前的“宽带网”主题作业──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资料中寻找答案。顿时,孩子们便议论开了。有人说:傣族服装很漂亮,周总理很喜欢他。有人说:过节了,就应该穿民族服装。有人说:周总理是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且泼水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所以他穿傣族服装。在孩子们不断深入的议论声中,一个重要的声音出现了:周总理是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习惯,所以才穿傣族服装的。“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要互相尊重。”在孩子们的议论声中,难题迎刃而解,“尊重”一个看起来多么简单的词语,可是让孩子们在这样具体的环境中去理解却是多么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我接着说:“如果今天是泼水节,一个傣族朋友来到我们班对你泼一盆水,行不行。”“不行,在我们这,他得尊重我们的习惯。”我很高兴,孩子们能在自己的发现、探索、碰撞中解决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当然,要想成为这样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首先他的头脑中要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真正的理解只能是有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与特定的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在这里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却能很方便地建立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