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8
更新时间: 2024-03-28 22:26:18

教学目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8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达夫三岁丧父,七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慧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9月随长兄都华赴日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

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1938年12月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2年5月由于日军进逼撤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曾被日军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50岁。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慢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二.明确目标,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

当秋天来到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仙;另一方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已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上至《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下至唐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宋词中的“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而北京的秋天在郁达夫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呢?

三、整体感知

(一)初读文章,理清行文脉落。

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

提示: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息列索落的秋雨”,“秋天枣树的奇景”等这些景物来描写的。

2.文章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秋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计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其中点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细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

1.读罢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作者先从“秋光”写起,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目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们还能从文中听到“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凄凉哀婉的,但也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潭拓寺的钟声”,是高亢、幽远、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徽黄到红透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还有秋树的落蕊,没声、没味,“会铺得满地”却“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胧中又有落寞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2.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谈”,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三)精读文章,深层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

1.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景物来写呢?

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上述秋景的描绘,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此题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四、总结“整体感知”这个阅读过程的规律,并达成共识。

“整体感知”是审美心理的最初层次,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k,读者受到情感的冲击,激发起读者的理性和意志去把握文本,并使读者对文本逐渐产生情趣,达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从而最终从整体把握文本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

五.明确目标,导入 第二课时。

秋,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觉却各不相同。出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吗?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吹不尽,总是至关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滴凄凉雨)(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孤山)(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秋风入渡水,落日雁飞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暮云空渍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秋日芦花白如霜)(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街半月)(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主)(秋天南风当日雨,秋天北风干死鬼)(秋宵月色胜,万里霜天静寂寥)(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一夜绿荷霜剪破,嫌他秋雨不成珠)(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些诗句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中体会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自己凄苦的心情。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同样是清、静、悲凉的。那么,他是怎样把自己的“主观色彩”与“大自然的“客观色彩”合二为一的呢?

目标:揣摩领悟语言

六.尝试进行“揣摩领悟语言”的欣赏性阅读训练。

“揣摩领悟语言”是在客观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富有警策作用或者能够代表作者风格或者对文章主旨表达有决定作用的重点语句和语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赏析,体会出其象征义、比喻义,寻觅出文章各部分之间在言情表意上的内在联系。

选择重点语言设疑,进行揣摩。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揣摩点: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揣摩点: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之为“家虫”为何意?

提示: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胡同文化》)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揣摩点: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武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湃,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中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众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揣摩点: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七.文章除了对景物细致、真切的描摹外,还运用了恰当比喻等修辞手法,文中找出这样的语句,然后品评。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并不合适的。

品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饨饨”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使秋具有独特的个性。“秋到十分方尽意”。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品评: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八.品读文章。

准备:先渲染悲凉的氛围,可找来用排萧演奏的名曲。

语调:舒缓、深厚、沉静、无奈。

目标:要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落,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九.总评

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艺术特点的作家。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几个重要时期。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漓,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清”“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虽体验到生活的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没有消沉,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与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自然景观和人生景观的美好的一面,充满眷恋和哀惋。他不写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员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郁达夫的平民意识。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受文化气息,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人赏秋文化的珍爱,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怀。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的心理描写。根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作者为什么要选取上述秋景来写?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主观方面:①社会环境的黑暗。②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秀丽的幽道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②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通世文学”。就这样,作者以情选景,以景显清,使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问题;改革开放的当今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社会正在经历空前的变革,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如贪污腐败、拜金主义、信仰危机,不正当竞争,下岗待业等一系列困扰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现象,不少人正在苦闷访往中。作为青年中的一员,你不可能超越现实而置身社会生活之外,青年应当怎样正视社会与人生,请写下你的人生感悟拓展统习

《故都的秋》中说:“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阅读题答案:

1.①a.闻有声自西南来者b.初浙沥以萧飒,忽奔腾砰湃c.其触于物也,锻银铮铮②a.波涛夜惊,风雨骤至b.金铁皆鸣c.赴敌之兵,人马之行声

2.①凄凄切切。呼号愤发②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3.①语言描写,如:“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③神态描写,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