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3
更新时间: 2024-04-19 04:42:1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3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来谈一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课文,马克思的思想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对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但本文与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且许多句子很长,一些经济学的术语较难理解,所以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揣摩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目标分析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悼词的一般要求,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能力目标: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情感目标: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由于本文阅读难度较大,我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文本通过学案补充材料,落实知识目标;通过学案预习题和课堂研讨落实能力和情感目标

三、过程分析

(一)导语设计

导语不应仅仅起一个开场白的作用,更应该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阅读的把手,只有让学生明确具体的目标是什么,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导入新课

马克思曾说: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去看一看他的一生是如何改造世界的

设计意图:

(二)讲解学案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完成学案,我批阅后再在上课前发给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让完成较好的同学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我适时做出引导

学案内容包括:

1、导读资料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资料

(2)悼词的一般要求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考资料,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架设平台

2、预习题

(1)“思考一切”是马克思的座右铭,在本文中,恩格斯是怎样概括马克思“思考一切”的贡献的?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引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第3段至第5段因为善于思考,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甚至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可以说,“思考一切”串起了课文中关于马克思在理论上的所有贡献

(2)郁达夫说: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爱戴的国家是毫无希望的奴隶之邦马克思不仅是德意志民族最伟大的人物,也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人们又是如何对待马克思的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人们对马克思的态度的语句由于,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并且不了解时代背景,因而对马克思贡献的正确认识是本文的难点之一但是,学生已经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在敌我不同态度的比较中,就能够很容易的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贡献

通过这两个题就可以将全文串联起来,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3、难点荟萃将你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疑惑写在下面

设计意图:难点荟萃,与学案上的其他题目不同,不进行集中处理,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讲解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在课前了解学生阅读中的疑难,以便能够对课堂生成做出科学的预判,并进行充分准备,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合理的拓展

(三)课堂探究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1、恩格斯在介绍马克思的第一个贡献时用了整整一段文字,而这段文字却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号后面作为宾语的复指成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2、马克思并不仅仅在书房里用自己的思考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只要实际行动的时机一到,他就定会心甘情愿地搁下笔来”去用行动改变世界的秩序那么马克思具体做了那些改造世界的工作呢?

3、面对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者的诽谤、诅咒,马克思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在这里,“拂”能否换成“抹”?

第一个问题由学案预习热身的第二个问题引出,旨在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句子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并归纳揣摩语言的方法首先从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干,理枝叶,分层次;然后联系时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第二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第七段,探究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上的贡献,从而对马克思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个问题通过“拂”与“抹”的对比,揣摩语言的严谨,一字之辨,不仅辨明了词语的轻重,更让学生深入地领悟到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永垂不朽”

(四)作业完成阅读材料雨果《巴尔扎克葬词》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通过对比阅读可以很好的体会两篇悼词语言的异同之处,并巩固本课学到的揣摩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思考一切→改变世界→永垂不朽

四、效果分析

由于相隔一个世纪,而且学生对马克思的了解过于抽象,阅读中学生很难准确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甚至由于对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的片面认识,部分学生的解读可能会严重偏离文本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准备大量的事实和资料,为学生搭设正确的思考平台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解读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实际上,只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学生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