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李白诗歌与比兴传统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更新时间: 2024-03-29 00:56:46

比兴言志,源于《诗》《骚》,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历代诗人或多或少有所继承和发扬,而在李白诗歌中尤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李诗善于比兴言志这一点,将有助于掌握李诗的命脉。

李白诗歌与比兴传统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李诗富于气势的表现之一是感情抒发的透彻、淋漓尽致,这是一部分李诗的特点;李诗也有感情表达十分含蓄、隐蔽的时候,他将真情实意很深地包藏起来,并不急于裸露无遗地坦然公布,读者应在作一番探颐访幽之后,始能完全理解。含蓄、隐蔽并不等于含糊、隐晦,它既是李白对古典诗歌比兴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在特定情况下表达特殊情绪的需要。

李白诗歌的富于比兴不是偶然的,不是无意识的,也不仅仅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它是李白创作思想的体现,是他有意识的追求。

掌握了李诗比兴言志的特点,特别是领会了李白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重大意义,我们就会发现:李白写高山大川、风花雪月、奇禽异兽、醇酒美人、神仙幻境以及其他一些似乎远离社会、远离现实、远离政治的事物,常常不是他真正的创作目的,而是他的比兴手段。他或借大鹏展翅抒发他的壮志凌云,或借行路艰难形容世途坎坷,或借仙山幻境象征人生经历,或借生离死别寄托远窜之苦,或借日月之蚀预言国运。大量的历史题材是他借古讽今的手段,屡见不鲜的男女之情往往是他孤臣孽子之心的反映。

正是在这些表面上远离政治的事物中,李白寄寓着他强烈的政治热情。正是由于丰富多彩的比兴手段的运用,李白写了一大批政治抒情诗。

《蜀道难》不是简单的山水诗所能概括。与李白此期的《行路难》等诗联系起来,它应是李白一人长安寻求政治出路失败以后“哀时失志”心理的反映,是李白出蜀以来艰辛经历的写照,是他凌云壮志初受重创而发出的悲愤交加的呼号。诗中跋涉在畏途媲岩间的旅人就是诗人自己。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是简单的游仙诗或山水诗所能概括。

这首诗作于李白待诏翰林去朝之后,将它与我国诗歌中借游仙以抒怀寄意的传统联系起来看,就可以体会出诗中从人梦到梦醒的过程,那种种可欣可羡亦复可惊可怖的幻境,实际上就是李白从奉诏人朝、待诏翰林到终于被放还的经历。诗中可惊可怖的场面,正是当时来自杨贵妃、高力士,张咱等权贵人物谗言中伤后在诗人心中留下深刻创伤后的反映。陈流《诗比兴笺》评此诗云:“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恍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正因为此诗是寄意之作,所以诗末出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篇之替策。这两句的出现,不是天外飞来,而是从篇中涌出,有如图穷匕见。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