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3
更新时间: 2024-04-19 16:38:50

师:老师们,同学们好!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3

生:老师好。

师:今天上课,我们的场所是东南大学礼堂,比我们教室大多了,大家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很好,我也从你们的声音当中听出确实是不紧张。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紧张吗?

生:(更坚决地)不紧张!

师:好,确实是不紧张,很好,比孙老师还要棒!既然不紧张,我们就准备上课,好不好?

生:好!

师:你们是四年级几班的同学?

生:四(1)班。

师:四(1)班的同学,《二泉映月》是五年级的课文,今天孙老师让同学们跳一级,学一篇有难度的课文,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下面我们就上课。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上课的题目是《二泉映月》。一齐读课题,读——

生:二泉映月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告诉孙老师,这篇课文《二泉映月》的曲子是谁创作的?一起说——

生:阿炳

师: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有谁了解阿炳吗?说说你对作曲家阿炳的了解,谁来说,很好,你说。

生:阿炳是位盲人,他是一位无锡人。

师:他知道两个信息,一、阿炳是位盲人,是一位残疾人啊!他的眼睛看不见世界的一切;还了解他是一位无锡人。很好,还知道些什么呢?你来说。

生:他擅长演奏琵琶、二胡。

师:阿炳的音乐素养非常高,琵琶弹奏、二胡演奏得特别好。他知道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什么?

生:阿炳他原名为华彦军,自从他眼瞎了以后,人们还称他为瞎子阿炳。

师:好,同学们了解的还不少叫呢!你还有补充?

生:就是在1950年,有两位音乐专家专门为他录制了琵琶曲和二胡曲,有《听松》、《二泉映月》等曲子。

师:知道的真多。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专成为阿炳录制了6首二胡、琵琶曲子,有《二泉映月》、有《听松》、有《大浪淘沙》。两位教授回去之后,仔细的研究了阿炳的曲子,觉得这曲子太好了,于是他们决定第二次再给阿炳录更多的曲子,结果,他们再次来到无锡的时候,阿炳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人世,这成为我们音乐界幕大的一浪。孙老师这里有一个阿炳的介绍,请同学们看一下:

(放投影)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军,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的了lei zan dian。父亲,华 xue mei 为无锡dong xu gong 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母亲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悲愤而死。阿炳一生下来便被父亲送至无锡老家托熟人抚养,8岁后带他到道馆,取学名华彦军,小名阿炳,被送往私塾读书,华xue mei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年时就表现出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十岁那年,父亲便教他ying hou ji shi mu nu jin ,练习各种节奏。十二岁那年,阿炳开始学习吹奏笛子,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摞出了血痕,手指也拉出了泡。阿炳演奏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分弦粗壮的多。17岁的时候,阿炳正式参加了道家音乐吹奏,他有一副好噪子,被人家誉为小天使。1914年,华xue mei去世,他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在他34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yang yin liu cao an ho 教授专程来到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经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练习,分别两次录音共留下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雪》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来,《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奖。

我们要学习《二泉映月》,首先必须要了解《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大家听过《二泉映月》吗?

生:听过

师:既然它是一首世界的名曲,让我们再次聆听阿炳的《二泉映月》,

曲子比较长,我们听一部分。

(放《二泉映月》曲子)刚才我看同学们听得十分的专注,在你第一次听《二泉映月》的时候,或者刚才你听《二泉映月》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说说你的感受,你说。

生:我觉得《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很美,感觉身临其境。

师:她从曲子当中听到了优美。她听到的是优美,你听到的呢?

生:我觉得《二泉映月》非常的凄婉连绵,也能映衬出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奋的呐喊和倔强的倾诉,我感觉是很凄凉。

师:他预习了课文,用文中的语言来表达了他的感受,最后他总结,他听到的是凄凉。你听的感受呢?

生:我还听到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师:他听到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说的好!同学们把手放下,同一首曲子,有人听到了优美,有人听到了凄凉,有人听到了对光明的渴望,不同的人听同一首曲子会有不同的感受。

那么,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我们的语文是怎么用语言字来描述《二泉映月》的呢?请大家把课文打开,自己认真的读一遍课文,放开声音读。

(学生朗读课文)

师:很好,刚才听了同学们的自己朗读,我看同学们读得非常的投入,老师看了真高兴。

这篇文章当中词语比较多,我列出一部分词语出来,(出示投影)谁来帮忙读一读?认识吗?谁来读?你来读。

生:月光如银,双目失明,委婉连绵,月光似水,卖艺度日,升腾跌宕,静影沉璧,经历坎坷,步步高昂,月光照水,热爱音乐,舒缓起伏,水波映月,向往光明,恬静激荡。

师:读的真好,你们的声音真好听,她是横着读的,除了横着读之外,还可以怎么读?你在其他的读法当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你来读一下。

生: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我觉得这一排应该都是描写月光照在湖水面上的词语。

师:第二组,来,旁边的同学,你来读。

生: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经历坎坷,热爱音乐,向往光明。

师:这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是呢?

生:我觉得是描写阿炳的这种精神和他的经历。

师:写阿炳的精神和经历,好。第三组词语呢?你来读。

生: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起伏,恬静激荡。

师:这一组词语又是写什么的呢?

生:这一组词语都是描写音乐是怎么样怎么样好的。

师:描写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旋律的,是不是啊?那么,我们来分三组读一读,第一组是写月光的,月光美不美?

生:美。

师:月光似水,纯洁透明,月光如银,洁白耀眼,这么美好的月光,我们美美地读一下,我请你们读出月光似水的感受。月光如银,齐!

生: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我感觉出来了,第二组是写阿炳的身世。阿炳的身世是坎坷的,命运是悲惨的。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情感表达进去。双目失明,齐!

生: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经历坎坷,热爱音乐,向往光明。

师:好,第三组是写音乐的旋律的。旋律有时连绵委婉,有时步步高昂。要把这个旋律的变化读出来,委婉连绵,齐!

生: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起伏,恬静激荡。

师:我在你们的朗读当中,感受到你们基本理解了这些词语。但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理解了呢?有不理解的吗?请举手,问问同学,问问老师,你不理解什么?

生:我想请问“静影沉璧”是什么意思?

师:真有礼貌,你站在这里,“静影沉璧”是不是你这四个字都不理解呢?还是你主要不理解哪能个字?

生:我主要不理解“沉璧”这两个字。

师:主要不理解“沉璧”这两个字,“沉”理解吗?

生:“沉”我想可能是沉在水里的意思吧!

师:“沉在水里”是不是啊,关键这个“璧”不理解,谁告诉她“璧”是什么意思?组词,这个“璧”可以组成什么词语?你组。

生:璧玉

师:璧玉,你组

生:石“壁”

师:石“壁”是什么石“壁”

生:就是墙一样的。

师:你组什么词语

生:墙“壁”

师:他组墙“壁”,墙“壁”的壁是不是这个“璧”?

生:不是

师:墙“壁”的壁下面是个什么字。

生:“土”字

师:这个字下面是个什么字?

生:“玉”字

师:这里的璧就是璧玉,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那么像一块璧,一块璧玉,现在水里面,是不是“璧”沉在水里呢?是什么影子沉在水里像什么呢?你说。

生:是月影沉在水里像一块玉。

师:月亮的影子,那个圆圆的月亮的影子,沉在泉水当中,看上去像一块光滑的璧玉,对不对?你来读一读,美美的读一读,把这感受读出来。

生:“静影沉璧”。

师:真好,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正因为你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全班同学对于这个词有了准确的理解。我要感谢你提出问题,谁还有不理解的?你的问题?

生:孙老师,请问“升腾跌宕”的“跌宕”两个字怎么理解?

师:“升腾跌宕”,你知道升腾的旋律是往什么,由低往高走,那叫什么?“升腾”!“跌宕”的“跌”理解吗?你来,“跌”是什么意思呢?

生:“跌”就是下降,跌下去。

师:从高处往低处来叫什么?“跌”。关键是不了解这个“宕”是什么意思,你告诉他。

生:“宕”是“抑扬顿挫”的意思。

师:“宕”她认为是“抑扬顿挫”的意思,在这里这个“宕”不是“抑扬顿挫”的意思。“升腾”是由低往高叫升腾,“跌”由高往低叫“跌”,

“宕”主是慢慢的漾出去叫什么?“宕”。“升腾跌宕”,音乐在我们的耳畔,在周围的山谷当中回荡,叫什么?“宕”的意思。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一读。“升腾跌宕”,齐!

生:升腾跌宕。

师:好,主要是这两个。还有不理解的吗?你还有。

生:请问一下,“恬静激荡”的“激荡”是什么意思?

师:“恬静激荡”你告诉她。

生:我想有可能是音乐有时候很舒缓嘛,就是情绪很激动,音乐的当中非常高昂的那种。

师:你的乐感很好,“恬静”是非常安静的、舒缓的,“激荡”就是像,有点像步步高昂、升腾、跌宕,这样的感受叫什么?“激荡”就说明旋律有变化,有起伏。懂了没有?懂了。

好,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阿炳是位盲人音乐家,作为一个盲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渠道是什么?耳朵。眼睛看不见,耳朵听是最主要的渠道,请你们拿出笔,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当中带有这个“听”字,就把这个句子划出来。

好,划到的请举手。请你说,你找到哪些句子,你把句子读一读。

生: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它说萦绕在他的耳畔,他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他的耳朵听到的。

师:对,说明这是一处。阿炳失明以后,泉水声只有萦绕在他的耳畔。你找到哪儿?

生:我找到师傅说的话,他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出很多奇妙的声音。

师:写阿炳失明以前写阿炳的有关句子,很多,把手放下。先看课文的第二段,捧起书,阿炳失明以前他是怎么倾听世界的呢?你来读。

生: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师:读的真好!他的师父小时候就注意培养阿炳倾听世界的能力,在二泉边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阿炳听到什么声音了?

生:阿炳听到了淙淙流水的声音。

师:听到了淙淙流水的声音,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没有?

生:其它声音什么也没听到。

师:对,除了淙淙流水声,阿炳什么也没听到,他听不到其它的声音。师父就说了,我们一起把师父的话读一读,师父说:“你年纪还小——”,齐!

生: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师: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谁告诉我奇妙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就是各种各样的声音,听上去就不是一种旋律,一会高一会低

就是那种很好听的声音。

师:这是你的理解。我问你“奇”是什么意思?“妙”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奇怪,但是感觉又很好听,很悦耳。

师:“奇”是“奇怪”吗?“奇”应该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我觉得可能是神奇和美妙。

师:“神奇”,“奇”是“神奇”。“妙”是什么?“美妙”。奇妙就是神奇美妙的意思。他师父告诉他,长大了,你就能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神奇而美妙的声音。于是,小阿炳就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快快长啊。一年,两年,五年,十年过去了,阿炳终于长大了。他再次来到二泉边,他有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啊?我们来看课文的第四段,谁来读第四段?你来读第四段,看到吗?

生: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起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给点掌声,最后一句读得太好了!就是有一个词,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读

生:坎坷。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想到了自己——,齐!

生: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当中,阿炳长大以后,他有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

师:他在二泉当中听到的是什么,请说,深沉的叹息,听到的是叹息声。还听到了什么?伤心的哭泣声,还听到了什么?激愤的倾诉声,还听到了什么?倔强的呐喊声。师父说他长大了,就能听到神奇美妙的声音了。

可是,他长大了之后,他听到的却是叹息声,哭泣声,倾诉声和呐喊声,这四种声音,神奇美妙吗?你说?

生:他没有,人非常的不高兴,非常伤心,但并没有感觉这是神奇而美妙的声音。

师:哭泣声美吗?

生:不美。

师:你觉得这哭泣声美妙吗?

生:不美妙。

师:阿炳长大了,怎么没有听到那神奇美妙的声音呢?难道是他的师父欺骗了他?难道是阿炳还没有长大?

请大家拿出笔来,看课文的第三段,我们来找找阿炳的身世是怎样的身世?请你找它的关键词,你从关键词当中,你体会出什么?

(学生自已读课文)

师:找的是什么关键词?

生: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失明。

师:关键词是什么?

生:双目失明。

师:双目失明,看看你的理解?

生:双目失明,他就是两个眼睛都瞎了,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师:他抓地关键词是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把手放下,请大家闭上眼睛。(学生闭上眼睛片刻)请张开美丽的双眼,刚才闭眼睛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我看到我的眼前一片灰暗。

师:你看到的呢?

生:一片黑暗。

师:你看到的呢?

生:一片黑暗。

师:你看到的呢?

生:一片黑暗。

师:盲人的眼前永远是一片黑暗,永远沉浸在漫漫的黑夜当中。阿炳要是健全,他什么都看得到吧!静影沉璧的明月,如水的月光,那二泉美妙的景色他都看到。一个健全的人突然跌进了一个茫然世界,会是怎样呢?他找的是“双目失明”,你找的是什么?你说。

生:我找的是“师父早已离开人世”。这里面的“早已”因为他觉得师父对他很好,而师父早已离开人世使他觉得很痛苦。

师:这个师父实际上就是他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道士,受世俗的影响,不能称他为父亲,只能称他为师父。有爸爸不能喊爸爸,喊“师父”。但是这样的“师父”也早早地离开他,他的母亲离开他就更早了,阿炳一岁多的时候,母亲就上吊自尽了,一个孤儿,他尝遍了世界的苦难和凄凉。

师:好,你抓的是什么字?你没有发过言,你说。

生:我找到的是,他整天戴副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关键词是“卖艺度日”,因为一般人,既然是瞎子,他到外面卖艺,一般人都很讨厌他,有的时候甚至看他是瞎子,蹿他一脚,反正他也不知道,所以他很痛苦。

师:他找的是“卖艺度日”,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起

生:“卖艺度日”。

师:靠自己在外面拉二胡,挣两个乞讨的钱,你们看到过街上卖艺的吗?

生:看到过。

师:说说看你在哪能里看到的?你——

生:我经常在苏果超市的门口看到,有拉二胡啊什么的。

师:什么样的情景?你说说看。

生:他就是双目失明,而且旁边有个老太太搀着他。

师:旁人是怎样对待他的。

生:就是不理不睬的。

师:不理不睬,世人的冷漠。你看到的卖艺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你说。

生:我是在车站看到的,他一个人在那拉琴,没有人去理他,其他人都上车走掉了,他就孤独的在那儿拉。

师:卖艺度日的孤独,没有人的理解和怜悯——这就是卖艺度日的艺人、盲人的生活。

师:你还找了什么关键词语?

生:我找的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因为他生活非常的穷困,也买不起东西,然后就非常饿,所以他不会听到奇妙的声音;因为他很痛苦,而且他后面还说有疾病的折磨,把他搞得身体上非常的痛苦,所以他听不到奇妙的声音。

师:你抓的非常好,他抓的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生活穷,没有钱,生病了,阿炳高烧到40度,他能躺在家里吗?他能吗?

生:不能。

师:他还要支撑着自己的病躯上街卖艺。请你们想象一下,阿炳高烧到40度,他撑着自己的病情上街卖艺是个怎样的情景?一起来说说看,你说。

生:我觉得他卖艺的时候肯定没有人会理睬他,阿炳不仅觉得很孤独,也很难受。

师:生过病吗?发过烧吗?

生:发过。

师:你发烧什么感受?

生:感觉非常的难过,连床都起不了,浑身无力。

师:浑身无力,浑身发疼,所有的关节都在疼,起不了床。但阿炳还要支撑着自己穿上烂缕的衣裳,拿上他那把破琴,撑着竹篙,颤巍巍的走到街上,找一个人多的地方坐下来。操起他的琴,于是街上响起了,那如泣如诉的二胡声。

大雪纷飞,狂风怒吼,阿炳能坐在家里取暖吗?

生:他不能坐在家里取暖,他仍然要一直坐在街上卖艺度日。

师:请你们带着这份情感,把课文拿起来,谁来读一读第三段?把你情感带进去了,读,你来读。

生: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师:是呀,贫穷压不垮阿炳,疾病打不倒阿炳,别人的嘲笑压不到阿炳。虽然生活这样穷困,虽然双目失明,但是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永远不会泯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但是生活的穷困——”齐!

生:“但是生活的穷困”

师:停,感情不够,“但是生活的穷困——”齐!

生: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师: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生活的苦难,命运的打击,所以使我们听到了阿炳那深沉的叹息,那伤心的哭泣,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使我们听到了他的倾诉和倔强的呐喊!我的命运为什么会这么悲惨,老天啊,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啊!我们一起把第四段读一读,“渐渐地,渐渐地——”齐。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音乐,倾诉的是他的人生。因为阿炳的人生充满坎坷,因为阿炳的人生充满了苦难,所以我们听到的是叹息,听到的是哭泣。但阿炳有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我们听到的是倾诉,听到的是呐喊,音乐,反映的是人生,我们再次把这段读一读,“渐渐地,渐渐地”齐。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

他要通过琴声把这积淀已久的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色。请同学们思考个问题,为什么他不能向别人去倾诉呢?他只能把情怀倾吐给月夜,倾吐给明月呢,你说。

生:我想别人也会想的,你看这个瞎子,可能也说不了好话,但是他相信,他那个二泉的月夜,他相信自己他能把自己的倾诉告诉月夜,他相信月夜能安慰自己。

师:没有人倾听他的,月夜理解他,明月了解他,他要把自己的情怀向明月倾诉。你说。

生:他还没有亲人,他不能把这情怀倾诉给人家。

师:没有亲人感受他的情怀。你说。

生:没有人愿意和乞丐去交流,他不愿意听乞丐的语言,他们会挫坏自己的,只有月亮才会做阿炳的忠实的倾听者。

师:说得好,你认为呢?

生:我们前面一段,看过阿炳小时候也去过那地方,中秋之夜,也在二泉赏过月,说他的亲人没了,他想除了明月以外还有谁懂自己的那些生活呢?

师:谁懂他小时候的向往,懂他小时候的心,还知道他记得师父的话呢?他想听到神奇而美妙的声音呢?你说。

生:我认为如果他倾诉出来也没有人会理解他的。

师:没有听,没人理解,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倾诉,于是,他只有把自己满腔的情怀通过琴声来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拿起书,听老师接着配乐,读这一段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这就是阿炳心中的情怀,这就是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想读吗?拿起来,“听着,听着——”齐。

生:“听着,听着……照耀清泉的月光……”

师:谢谢同学们,听着你们的朗读,再一次让我走进了《二泉映月》,走进了阿炳的心里。《二泉映月》的曲子分三个乐章,起初的乐曲是怎么样的?你说。

生:委婉连绵的。

师:委婉连绵的旋律表达什么情感呢?

生:表达了他称赞这二泉映月的景色。

师:对景色的赞美,还有呢?

生:他还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

师:对师父的怀念 ,还有?

生:还有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师:是赞美,是怀念,是思索。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这表达什么情感呢?你说。

生:表达出阿炳对命运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说得好,后来乐曲久久地在二泉上回荡,恬静而又激荡,舒缓而又起伏,阿炳用他的琴声表达出他无限的爱意。读,他爱什么?

生: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

师:他爱什么?

生: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师:他爱什么?

生:他爱那惠山的清泉。

师:他爱什么?

生: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

师:虽然阿炳的外表不美,他双目失明,带着墨镜。虽然阿炳的衣着非常破烂,但是阿炳有一颗美好的心啊。他爱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音乐怎样支撑他度过一生的呢?来说说看,音乐怎样来支撑他的呢?你说。

生:他靠这拉二胡,才能得到人家给他的那一点钱,才能度过这一生,来买一些东西吃,否则的话,他早就饿死了。

师:音乐保证他的物质生活,仅仅有吃,能吃饱就能过一生吗?你说。

生:他还有,你刚才说的物质生活,还有他的精神,他在拉二胡的时候,他就投入到音乐的世界里面,他就可以投入到想象空间里面,尽情的享受自己,想象自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通过二胡也可以倾诉自己的痛苦。

师:哪里是四年级的学生啊,你简直就是阿炳的知音啊!给他点掌声。阿炳他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在疾病折磨他的时候,他拉起了二胡,仿佛疾病远离了他,身上的痛苦没有了,让阿炳在孤独的时候拉起了《二泉映月》,他觉得孤独吗?

生:他觉得不孤独,因为有音乐陪伴着他。

师:他觉得没有人关爱他的时候,他拉起那《二泉映月》他觉得自己没有爱吗?

生:他觉得自己就有爱了。

师:充满了爱意。你说呢?

生:我觉得,师父就好像回到了他身边一样。

师:他的师父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你说。

生:他拉起二泉的时候,他就想起了那月光,他就给了自己安慰。

师:如水的月光,那如银的月光,那静影沉璧的美景又来到了他的眼前,是音乐支撑了阿炳的一生,是音乐给他活下去的力量,是音乐让他活下去的最久,我们再来把最后四句话读一读“阿炳用这动人的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齐。

生: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师:这似乎让我们明白,一个人虽然再穷困,但他心中有爱的时候,他眼前就有光明,他心中就有快乐,他心中就有幸福,他心中就有希望。这首世界名曲,随这乐声传遍了大街小巷,随着乐声传遍了全世界,拿起来,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就这样——”齐。

生: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师:在国际乐坛上,享有什么盛誉呢?我告诉同学们,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指挥家之一——日本的小征泽尔,1978年小征泽尔应邀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他感动的热泪盈眶,呢喃着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小征泽尔认为《二泉映月》怎么应该跪下来听?同学们,我们都是有尊严的人,膝盖怎能轻易地跪地呢?只有我们对某件事物,某个人无比崇拜的时候,我们才会朝他跪下来,那么这儿的小征泽尔,他对阿炳的什么无比崇拜呢?你说。

生:他对这个音乐很崇拜,因为它里面抒发了他的许多情感,一首歌里面能抒发他这么多情感,真了不起。

师:那么他对阿炳的什么情感崇拜呢?你说。

生:我想他应该是对阿炳的这种精神崇拜。

师:什么精神,你把它的精神说出来。

生:向往美好世界的精神。

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把它写出来。这种精神的崇拜,还对阿炳的什么精神崇拜呢?你说。

生:我觉得他还有那种敢于和命运抗争的那种精神,就是永不服输的那种精神的崇拜。

师:说的好,对命运的抗争的精神,永不服输精神的崇拜。你说。

生:他还讲了,崇拜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向往的精神。

师:对光明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音乐的无比热爱,对光明的无限向往,这才是小征泽尔要跪下来的无比崇拜的。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命运的抗争,对音乐的无比热爱,对光明的无限向往。

没有在痛苦中,没有在坎坷中,没有在悲伤中沉沦,而是在痛苦中,在坎坷中追起,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才是《二泉映月》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阿炳的无比崇敬,聆听《二泉映月》。

(放音乐)

师:同学们,听这悠扬的、激荡的《二泉映月》,它似乎让我们明白了,苦难对弱者带来的是叹息、是哭泣;给强者带来的是抗争、是向往。正因为双目失明,正因为卖艺度日,阿炳才创作了不朽的《二泉映月》,苦难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假如哪一天苦难来到了我们的头上,让我们像阿炳那样,勇敢地去面对苦难吧。

下课!谢谢老师们!谢谢同学们!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