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八下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及评点
更新时间: 2024-04-18 22:23:54

八下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及评点

八下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实录及评点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5

( 执教/刘宏业 评点/ 余映潮)

一、巧妙导入

师:对于诗人牛汉,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习过他的(生齐说)《华南虎》,今天我们学习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一篇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生齐说)。牛汉先生在课文第1节中解释为什么写这第一本书时,这样说:

(生齐读)(投影)

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就从这句话入手,一起走进课文。

二、感知故事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阅读活动。

(投影)

活动一: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交流,哪位同学先说?

生1:第一件事是写作者小时候看他父亲的书。

师:这是文章第2节写到的事情。继续。

生2:第二件事是他的父亲发现他把书裁成两半,一半送给了没有钱买书的朋友。

生3:第三件事是他的父亲让他把那半截书从乔元贞那里要回来,然后装订成两本完好的书。

师:能否简洁些?

生3:父亲替我补书。

师:好!很简洁。还有补充吗?

生4:第四件事是他们小时候上书房时候的一些事情。“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师:是啊,这么有趣的事怎么能忘记呢?但是你的回答还欠简洁。请概括一下。

生5:大狗小狗陪“我”读书。

生6:“我”教大狗小狗背书。

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他们的回答基本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人和事。老师将这些故事再精炼一下,请看大屏幕:

(投影)

“父亲”:问书考书灯下补书携子读书。

“我”:裁书要书真诚送书带狗背书

师: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在父亲和“我”身上。这样的概括既简洁又紧扣一条主线,即文题“我的第一本书”。

三、品味情感

师: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读出了父子亲情,同学友情,还有“我”读书时的乐趣。那么,在这些情感中,作者着力最多,最想突出的情感是什么呢?请看:

(投影)

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

师:“酷似”是什么意思?

生1:很像,极像。

师:很好!“酷”有“很、极”的意思。如天气“酷寒”。

师:谁知道卜劳恩的《父与子》,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生2:《父与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间有趣的故事,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宽容、善良,留着刺猬头的儿子淘气、调皮、聪明、可爱。《父与子》中的漫画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很容易读懂,常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师:你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卜劳恩的《父与子》描绘的就是父亲卜劳恩和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生活点滴,体现了父子之间浓浓亲情。

师:那么,文章中哪些故事也体现了父子情深?

生3:文章第3节和第4节。

生4:文章第8节。

生5:文章第5节,父亲考查“我”背书的情形也能体现。

师:好,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一起品读第3、4、5、8节,进行第二个阅读活动。

(投影)阅读文章第3、4、5、8节,联系相关语句,体会父亲哪些方面让人感动。

(学生品读圈画,师适时巡视。)

师:可以交流了吧,哪一位先来?

生6:第3节开头第一句说“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这句话呼应第二节最后一句“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父亲很少回家,但一回家就关心“我”的成绩,让人很感动。

师:父亲对“我”的关爱很感人。接着说。

生7:我也说第3节。父亲的动作和神态留给我很深印象。

师:请联系具体语句品味一下。

生7:当得知“我”考了第二名时,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并“欣慰地夸奖”,让人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疼爱。

师:那下面写父亲“板起了面孔”又怎么理解呢?

生8:“板起面孔”说明父亲变得严肃,露出生气神色。但这是得知“我”学习名次有“水分”后的变化。这同样说明父亲对“我”学业的关心。

师:分析得好!请你将这一段朗读一遍,注意读出父亲的心情变化。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

生9:我从第4节中“父亲深深地叹着气”中读出了父亲的善良,对乔元贞处境的同情。

师:对这一句的品味还有补充吗?

生10:我从这一句中还读出了父亲对“我”的理解、宽容。

师:何以见得?

生10:因为父亲对“我”的做法已经默许,不再追究。从下文父亲替“我”补书可以看出。

师:父亲的理解、尊重、宽容让我们敬佩、感动。接着来。

生11:第3、4节中父亲的温厚也让我感动。第3节最后,写父亲面对我“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时,要是其他父亲,也许巴掌就挥过来了,但是“我”的父亲却是“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师:请揣摩一下此时父亲的心理。

生12:对“我”“不堪入目”课本的不理解。

生13:对“我”“不务正业”做法的忧虑。

生14:也许父亲在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不让自己生气,耐心了解事情的真相。

师:几位同学分析得很好。那么,接下来父亲为什么要“愁苦”地望着“我”呢?

生15:也许愁的是家的条件太差了吧。

生16:我不赞同刚才同学的发言。根据下面父亲的问话“那一半呢”,可知父亲更想了解事情的真相,书的下落,也就是对“我”做法的忧愁。

师:你的分析能联系语境,读出人物的心理。

师:这一节中父子之间的“三问三答”着实让我们感动。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节,体会父亲和“我”的心理、语气。然后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4节。一位读父亲的语言,一位读“我”的语言,还有一位读旁白。哪位愿意自告奋勇?

(很快有三位同学举手,老师及时分工,同时提出要求:三位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然后点评。)

师:感谢三位的精彩朗读,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17:父亲的第一问应该读出“生气”的口吻,刚才朗读者语气嫌低了。

师:他说要读出生气的语气,同意吗?

生18:不同意。因为这一问前面的语境是父亲“愁苦”地望着“我”,所以应该是声音低沉些。

师:好!请你朗读这一句,体会一下。(生动情地读。)

师:那么,读第3、4节,父亲感动我们的主要是什么呢?

生19:对“我”学习的无比关心,对“我”的疼爱。

生20:对“我”友情的尊重,对“我”做法的理解。

师:这样的父亲值得《羚羊木雕》中的父亲学习。(生笑。)

生21:对“我”的宽容和尊重。这样的父亲真了不起,你看,就因为我把“承”少写了一横,父亲就将“承”改为“成”字,很让人感动。

师:同学们品味得很到位,第8节还没有同学分析。让我们一起先把第8节读一遍。

(生齐读第8节。)

师:请联系这一节中相关语句,说说父亲的感人之处。

生22:父亲为“我”补书,是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而且用好多白纸抄上去的。让人感动。

师:补书条件之艰苦。继续。

生23:父亲补书的时间是从晚上开始,但到第二天早晨就将补好的书交给“我”,让人感动。

师:说明父亲补书时间之长,急切地想把补好的书交给“我”和元贞。

生24:我读“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这一句,感动于父亲是真正地用心在补两本书,特别是他还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显得无比庄重,真让人感动。

师:说得真好!如果说第4节是父亲“语言”上的理解,那么第8节则是父亲“行动”上的支持。因此,补书递书的过程就是父亲言传身教的育人过程。提醒一点,请同学们圈画出“课本”或“书”前的修饰语,品味一下其中的情感。

生25:感觉作者在突出“课本”前后的对比。

师:这样做想表达什么情感?

生26:应该是反复手法吧。好像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补书的感激之情。

师:读出其中的味道了。我想还有一种崇敬之情,对父亲的伟大之举充满崇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第8节。

(生动情地朗读。)

师:通过同学们的精彩点评和朗读,我们读出了一位懂得宽容、懂得理解孩子的父亲形象。父亲通过言传身教,对儿子裁书的做法由默许到支持。如此父亲,作者怎能忘怀?!

四、深入研读

师:同学们,老师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除了对这样的父亲产生深深的敬重之外,心中还有一份沉甸甸的酸楚,正如作者所说的,“看了很难笑起来”。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阅读活动:

(投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很难笑起来”。

(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同桌讨论,师巡视参与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下面进行交流。

生1:乔元贞家生活贫困,无力供他读书,最后只好一辈子在村子里谋生,读来让人心酸。

生2:文章第7节写乔元贞的妈妈不让他读书一事让人很难笑起来。(生读)“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生3:阅读第13节,我感觉三个同龄人一起读书,但后来命运却迥然不同。特别是乔元贞本来和“我”一样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连父亲都夸“元贞比你有出息”,最后却穷困潦倒一生,这样的结局让人心酸。

师:一对友情深厚的童年好友,一对智力相当的学习伙伴,其人生结局却迥然不同。这怎能让作者笑得起来?那么,导致元贞失学的原因是什么?

生4:我感觉元贞失学与家长有关。第6节写乔元贞的父亲也是一名小学教师,但他却不像“我”的父亲那样关心“我”的学习,对元贞的失学负有责任。

生5:我不赞同刚才同学的回答。因为第6节在介绍乔元贞父亲时,特别写道:“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这一外貌描写好像突出乔海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已无力帮助儿子读书,更何况他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

师:你分析得很深刻!个人的不幸是时代苦难的结果。

生6:第10节介绍老师“弄不成”得名的由来,可看出当时学习条件的落后,而且作为学生的“我”面对自己的新书,竟然要拦腰裁断,这样的描写,让人很难笑起来。

生7:受刚才同学的提醒,我感觉写父亲连夜在“昏黄的油灯下”补书,也可看出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

师:是啊,就是令人忍俊不禁的第12节,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四个年级十几名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的心酸和难过。

师:总结刚才同学的发言,我们发现,正是生活的艰辛、学习条件的落后和三个好友的不同人生结局,让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很难笑起来”。

师:因此,真正让作者一生难以忘怀的应该是第一本书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以及在那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人间温情。

五、探求主旨

师:记得有人这样说:“散文贵在有‘我’。读散文最关键的是读出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那么,作者在文中最想说的那句话是什么呢?

生(齐说):人不能忘本!

师:说得好!请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不能忘本”的理解。

(生齐读最后一节。)

生1:这一句运用双关,“本”不仅指“我”的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也指“我”接受的人生第一课。“人不能忘本”,指不能忘掉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师:你的语言很精练。你能说说“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是什么吗?

生1:我不太清楚。

师:谁来帮助他?

生2:根据刚才的分析,我感觉作者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

师:如果人忘记苦难会怎样呢?

生2:就会停滞不前,就会不珍惜拥有。

师:你很聪明,说得好。接着说。

生3:作者也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童年故乡的一切,尤其是那苦难条件下的人间温情。

师:对作者来说,这些温情中最不能忘记的是哪一种情感?请联系“人不能忘本”的前一句话谈谈。

生4:“枉”有“白白地”的意思。从“枉读”和“枉写”两个词,可看出“我”对父亲的崇敬。

师:何以见得?

生4:因为从文章看,引导“我”走上读书和写诗道路的正是父亲,“我”的人生道路与父亲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因此不管到何时,都不能忘记父亲的教导。

师:“我”的第一本书其实又是父亲对“我”的人生第一课。

师: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认为,“人不能忘本”就是不能忘记自己的苦难经历、自己做人的根本、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要珍惜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不要因为条件境遇的变化而失去自己的立人之基,做人之本。对于这一问题,诗人牛汉有他独特的感悟:

(生齐读)(投影)

要让我谈苦难太容易了,我的作品里都有,血泪、愤怒、控诉……我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活得完美,没有悲痛,没有灾难。我之所以写苦难,绝不是为了咀嚼痛苦,只是让人们清醒地从苦难中走出来。

——牛汉《论苦难》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大声地朗读最后一节。

(下课。)

【教学点评】

这是一节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这节课的优点,那就是“严整”。整个课的结构可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就像文章一样,有很漂亮的开头,有很厚实的课文品读,有很有力的收束。

首先谈谈教学线索。

什么是教学线索?教学线索是贯穿全篇文章教学的某一种内容。在阅读课教学中,线索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某一个动作、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关键词。这节课的教学线索就是课文第1节中的一句话:“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全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它的身影。这是一种很高妙的利用课文本身的内容形成课堂教学线索的构思手法。难能可贵的是,教者居然发现了这样一个好句子,然后让它牵动着全文的品读欣赏,让人赞叹。

下面欣赏“凤头”——文意把握。

文意把握就是对文章意思的把握,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节课几次的品析都用的是这一句话里的关键词,如教学活动一中的“难以忘怀”,教学活动二中的“父与子”,教学活动三中的“很难笑起来”。三个关键词都在这一个句子中。如第一个教学环节:“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这是一个主问题,既是对文意概括的训练,也是对文意理解的训练,同时又是对全文内容整体理解的把握。“难以忘怀”统领全文里的人和事。这一问将文章所有内容都拎起来了,这是对整个教学一个厚重的铺垫,因为最漂亮的教学过程还在后面。任何课文教学必须想方设法地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来证明你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的是文意把握,然后再开始第二个教学环节。一开始就进入片段,肯定不是好的做法,同样也没有坚实的基础。用“难以忘怀”来统领文章主要内容,这是文意把握的一种方法。

再来欣赏“猪肚”——切入品读。

什么是切入?在阅读教学里,课文教学进行了铺垫——文意把握后,要寻找一个最重要的地方,一个最厚实的地方,一个最美的地方去进行阅读欣赏,少在外围兜圈子,要灵活地切入到最重要、最厚实、最优美或最有难度的地方。切入往往与选点联系在一起,因此,这样的构思又可以叫选点切入。这节课教学中的活动二就是采用切入的方法。在文意把握后,教师自然地从父子亲情角度,引导学生切入到文章第3、4、5、8节的学习品读。

切入之后,教师在具体品读过程中采用概说——朗读——欣赏的方式。如在品读父子亲情这一环节,“父亲哪些方面让我们感动”就是概说;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之间的三问三答就是朗读体味;品读父亲让人感动时,可渗透在字里行间,如体味“愁苦”一词的意蕴,品读第8节中“课本”前的修饰语……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在概说——朗读——欣赏中进行语段欣赏,加上教师的适时小结,整个品读过程做得很规范,很有条理。没有那种虚浮在课文表面的做法,如“谈一谈你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有不同吗?”“你要和作者比一比童年吗?”实录所呈现的是真正的品读教学,而不是玩弄花样、浮在课文表面的具有浓郁通俗手法的教学。

最后,欣赏“豹尾”——探求主旨。

为什么说这个课的结尾是“豹尾”呢?这个尾巴的力量在于文献的力量,而不仅在于教师的语言。在课文的收束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有这样一句话:“散文贵在有‘我’。读散文最关键的是读出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很漂亮的指向、启发。于是就引出了对“人不能忘本”的品读。

我们认为,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教师又后叙了一笔:作者为什么要写苦难呢?这一笔更浓郁,更漂亮!这个收束很有力,很有哲理,很有文学的味道,同时也是极好地表现了课文氛围的一句话。

应该说,这个课在备课方面是很严整的,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周密的考虑。

(刘宏业江苏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210002 余映潮 湖北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附: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作者牛汉是位诗人,写起散文也有诗意。但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在第1段里作者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句话很有诗意,但又似乎有点儿玄妙,这与“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关系呢?下文便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展开叙述并回答这一耐人寻味的话题。

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书,与红薯一样,在上个世纪初偏远的乡村,“都是稀奇东西”。它引发“我常常好奇地翻看”,因为不识字而只能认画,但仍然感到“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的一部分吧,虽然作者没有明说。这些书,尽管也许给作者带来了好奇、快乐和梦幻,但那毕竟“是父亲的,不属于我”。接下来,文章正式落到“我的第一本书”的叙述上。

从第3~8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上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考了第二名,照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但祖母告知父亲,全班才三个学生,而第三名却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这引起了父亲对我成绩的怀疑,于是要“我”拿书来考“我”,可“我”拿来的是“一团纸”,是拦腰截断的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半本书。当父亲问明那半本书的去处之后,只是叹了一口气,并继续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要“我”拿回那分给同学乔元贞的半本书,并为我们俩“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接下来(第10段),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去了,由此“我”才知道,本应该还有别的书,而“我们就只念一本《国语》”。如果说,前面写的是“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那么,这一段则进一步交代了这是“真正的第一本书”。

通常,文章到此可以收尾了,但是,作者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进而写出念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并交代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

文章最后呼应开头,表达了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

但是,读过,深深打动我们的却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首先是父子之情。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当问清原委后,父亲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晚上,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第二是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这句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尽管家家都非常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是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文中写道:“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应是最好的情境教学吧。确实,当我们读到此处,忍俊不禁,深深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吧。

当然,“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也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

二、问题研究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练习说明

一、给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设置本题是希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二、联系全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设置本题是希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也许是他们觉得上学有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三、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阅读课文有所感,有所悟,能调动、激活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并通过写作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虽然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去想像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二、这篇课文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可以提供同类题材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