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同是赤壁景,境界各不同
更新时间: 2024-03-28 19:11:04

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尹环(215143)

同是赤壁景,境界各不同

对苏轼来说,黄州七年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期间他对政界、文坛和自己的是是非非有了较清醒的反省和认识。他的才情在此期间走向了巅峰,他的思想却更加复杂。我们在他震烁文坛的二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儒、道、释三种思想和文化在他心中的的杂糅与碰撞。三文虽都以赤壁山水为主要情感载体,但特色各异,我们可以从景色的变化中触摸他思想波折、挣扎、解脱的过程。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怀着一颗委屈、忧惧、庆幸而又伤痕累累的心来到黄州。45岁正为用世之华年,激烈的朋党斗争总使他屡遭贬斥,但是多年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早已确立了的经时济世、造福民生的远大志向岂能轻意放弃?带罪贬谪之身、不被理解之心都不能使他忘情于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他便无法保持内心的暂时平静。黄州的赤壁与三国英雄人物之间的传说,激发了他的热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骚和不平。于是他要借这一方山水来抒发心中无人理解的壮志、郁闷和不平。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现给我们的赤壁山水是可以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浩“大江”,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大江。高山之陡峭险要,江水之汪洋恣肆,磅礴汹涌,正是诗人心潮起伏之外现。所以词中虽有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悲叹,但始终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特别是对周瑜深得主上信任,年轻有为的无限崇敬与怀念正是自己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反拨形式。”(张翼语)

然而这种豪情要面对时间考验和冲刷。眼见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华发徒增前程茫茫,而政界仍旧一片纷扰,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不安之中,只好再一次到自然中寻求解脱。在《前赤壁赋》中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情已如东逝之江水由奔腾激荡变得波平浪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他把明月和江水相接时天地浑然一体的景物描写到了极限,给人苍茫辽阔飘飘然如升仙境之感。他在水月流光的的美景中畅游,似乎忘掉了尘世的烦扰,怡然自得之乐溢于言表。然而乐是外貌,悲是内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一方”,儒家“济世安邦”的精神底子使他忍不住又回望了一眼现实人生,想到进身之路被堵塞,理想的遥不可及,不禁悲从中来。他感叹曹操这样的英雄也摆脱不掉失败的命运,继而想到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转眼如烟云,终会随岁月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自己那满腔浩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难酬的长叹。感谢老庄思想多年的浸染,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武器使他能够自我调整,渐渐回归超然和旷达。因此他得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可以在如此良辰美景中纵情山水,随遇而安。

清贫的生活,苦闷的心情,使得他对世事的认识更加成熟和深刻。佛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安静,他在萧条荒凉的黄州山水中反省,渐渐回归清纯和空灵。又一次面对赤壁山水,他不再借题发挥而纯为独抒性灵。《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不再着力描绘江上明月。“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文字干净洗练,纯用白描,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写冬日的山川峻岩之峭拔恐怖,更有孤鹤渲染险怪之气氛。这里不再有牢骚满腹,不再有申诉求告,不再有人世的兴衰成败,总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都消归乌有,却直叫人惊恐、悲哀,叫人在黯然神伤中触摸他的幽愤寂苦之情。这时的苏子似乎已超越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挣扎,好似一翩然若仙的世外高人卓然独行于黄州的山水间。

同样的赤壁山水,承载着不同的情感,蕴涵着不同的情怀。苏子之文不论是内心不满时的有感而发,还是即兴之作,都是他率真内心的自然流露。我们从三文中写景的变化中似乎可以读懂苏子的思想和灵魂。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