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更新时间: 2024-03-29 05:46:26

21、黑眼睛的大红鱼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

1、 学会6个二类字,认识5个一类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向往,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感受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用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指挥去解决。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在海里什么动物最凶猛吗?对了,是大鲨鱼,它们专门欺负小鱼,可坏了。但是有一群小鱼不怕它们,还把大鲨鱼吓跑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板书课题《黑眼睛的大红鱼》,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2)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说课文大意。质疑问难,交流体会,将问题归类,提炼出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有价值的问题。

三、 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这段告诉我们大海里有一群小雨,其中只有一条是黑色的,其余都是红色的。)读一读。

2自己读第二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看图认识虎头鲨。

3失去了同伴的小黑,感到怎么样?(当鲨鱼吃掉了小黑的伙伴—小红鱼后,小黑在海中漫无目的的游着,形单影只的他感到孤寂,害怕。)你该怎么读这几段呢?

四、 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特点。根据字特点让学生独立识记:“涛,况,慌,掉”为左窄右宽,“逃”为半包围结构,“且”为独体字。

2指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二、 学习新课。

失去了同伴的小黑又孤寂,又害怕,又难过,它到了哪里呢?

1学生自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小黑在海底看到了什么奇妙的生物。在文中勾画出来。(小黑游到了海底,看到了很多奇妙的生物。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一般的水母,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物似的大龙虾,看见了像是被看不见的先牵着游的怪怪鱼,看见了长在岩石上像糖果一样漂亮的海草……读出自己对海底世界的向往和喜爱。)

2小黑又碰见了很多小红鱼,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好主意?(小黑让小红鱼密密的挨在一起,游成一条大鱼,自己做这条大红鱼的眼睛。)

他的办法有作用吗?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三、 拓展训练。

小黑和他的朋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1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后来的故事。分小组交流。

2由小组挑选,全班交流,学生评议,

3教师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从这些小鱼身上,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身处困境,要勇于面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

21、黑眼睛的大红鱼 看到许多奇妙的生物

想出一个好办法---变成一条大红鱼

团结就是力量

智慧就是力量

古诗诵读《牧童》

教学目标:

1、 认识一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大家觉得大自然美吗? 今天学习一首古诗《牧童》,诗中描写了郊外的景色和牧童快活的生活。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 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自由读。 同桌互读,

三、诗人眼里的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到诗里去找找吧!

诗意描述:

“草铺横野六七里”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六七里”在这个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下句 的“三四声”也是虚指。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的放着牛,吹响了笛子,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

“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回到家里已经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

“不脱蓑衣卧月明”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的快活的生活。诗句抒发了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野趣。)

三、巩固。

配乐背诵古诗。

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

牧童

草 六七里

笛 三四声

归来 黄昏后

不脱 卧月明

语文乐园七

教学目标:“我来试试”由四部分组成:读一读,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认一认、读一读,体会诗中赞颂的精神;写一写、背一背,朗读并背诵名言谚语;读一读,朗读诗歌体会感受。“探究与发现”知道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意思不同,甚至连词语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改变。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文乐园七”

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 读一读

1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2 教师利用词语卡片,随意点学生认读。并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3 集体认读词语,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

4 全班交流。

5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些,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学生自由补充,如:转眼间、须臾……

三 认一认,读一读

1 出示四幅图,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体会图意。

2 出示诗句,结合图画自由读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小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选代表准备发言。

4 全班交流。

5 教师点评。

5指导朗读,检查学生背诵。

四 写一写、背一背

1 出示三句名言谚语,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2 指名读句子,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可开展“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的活动。

4 指名背诵。同桌互背互查。

5 学生交流积累的有关名言。

6 教师指导学生抄写名言,做到正确抄写,整洁美观。

教师注意学生书写、执笔的姿势。

五 读一读

1 学生自由朗读小诗《想要》。边读边想:你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

2 全班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思考令梦想成真”?为什么“思考令梦想成真”?

3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4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班齐读。

六 探究与发现

1 自读相声片段,说一说这段相声讲了什么意思?

2 指名读带点词语,思考带点词语是什么意思?

3再读片段,你读后有什么发现?

4 交流自己的心得和发现。

(1)“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办事不负责任,在这里形象地描述了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的动作。

(2)“得寸进尺”比喻贪婪的欲望越来越大。在这里把跳高运动员积极拼搏,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了。

5 你是怎么发现的?大家交流学习方法。

6 拓展训练: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7 教师总结。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知道这一点,对我们正确阅读、写作大有好处。

口语交际 :《帮助过我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话题懂得自己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要懂得感激,并记住他们对我们所做的一切。

2 培养学生清楚表达和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用准确灵活的语言把别人对我的帮助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题

1儿童歌曲《说谢谢》,像这样的事情你经历过吗?

2 导出话题“帮助过我的人”

二 分组交流

1 教师提出要求: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帮助过自己的人和事。

2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推荐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 全班交流

1 小组代表交流,教师和其余学生倾听。

2师生评议:(1)内容是否准确具体;(2)语句是否通顺流利;(3)语言是否生动灵活;(4)……

3 学生根据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再次练说。

4 通过这些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小结:(略)

四 拓展训练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再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都可以像今天这节课所学到的这样,真心真意地说声:“谢谢”。

习作

黑眼睛的大红鱼(第二集)

习作要求: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清楚地表达出来。

习作过程:

一 回顾课文内容

1 指名讲述课文《黑眼睛的大红鱼》。

2 回顾小黑在大海里看到了哪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小黑和小红鱼用什么办法吓跑了鲨鱼

二 分组交流

1 教师提出要求:展开想象,编出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的故事。

2 学生在组内交流,相互讲述,相互启发。

教师巡视,辅导能力较差的学生。

3 组内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 指名讲述

1 各小组代表继续讲述黑眼睛的大红鱼的故事(第二集)。

师生评议:(1)想象大胆、合理。(2)语言通顺、流畅。(3)情节生动、具体。

2 按要求补充、修改故事内容。

四 指导写作

1 把自己讲述的故事内容写下来。

教师辅导能力较差的学生。

2 按修改作文的要求,独立修改作文。

五 优秀习作欣赏。

1 优秀习作自荐。

2 欣赏、评议。

六 誊写作文(略)

22竿上取物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

2 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 默读课文。复述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长文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激发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徐长文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同座交流:作者写了徐长文小时候的两件事:徐长文用巧妙的方法提水过桥;徐长文把长竿伸到井里,轻松取到了礼物。

二 默读课文,体会内容

1 自由默读课文1—5自然段,用笔画出描写徐长文提水桶过河的语句,并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徐长文提水过桥的语句,思考徐长文的方法和别的孩子有哪些不一样。

3学生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全班交流。联系自己的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理解“欢呼雀跃”“莽莽撞撞”的意思。

重点指导朗读:“他找来两根绳子,把它们分别系在装满水的木桶的桶柄上,然后将木桶放到水里,双手牵着绳头,轻轻巧巧地走过竹桥,到了河对岸。”

4 体会徐长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妙在哪里,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齐读:“好哇!”孩子们见徐长文过了桥,个个拍手称好。

小结:徐长文提桶过桥,这一系列动作流畅、轻松地完成了,可见他早已经过周密的思考,真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三 按照方法,自学课文

1 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按照同样方法自学

2 分小组相互交流学习成果。老师巡视指导。

(1) 伯父提出了什么要求?

(2) 徐长文的方法和其他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

(3) 结果怎样?

3 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其余学生补充。

教师趁机指导朗读:“站在一旁的徐长文想了想,从伯父手里接过竹竿,走到一口井的旁边,然后将竹竿慢慢从井口竖下去。当竹竿放到和他身子一样高时,他便笑嘻嘻地把礼物从竹竿上取下来了。”

4 这一次徐长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妙在哪儿?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想了想、笑嘻嘻(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

一 回顾旧知

1练习复述课文内容,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旁边同学补充、评价。

2 指名在全班进行课文复述。

二 拓展延伸

1 你觉得徐长文的方法妙在哪里?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 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拿到竹竿上的礼物?

(1)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办法,其余同学进行评价和记录

(2)派代表汇报,讨论这些办法可行吗?

(3)将可行的办法归纳后记录下来。

三 作业练习

1 按要求抄写本课生字词。

2 搜集类似的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22 竿上取物

方法巧妙: 提水桶过桥 找 系 放 牵 走

竿上取物 想 接 走 竖 取 笑嘻嘻

勇于思考 敢于创新

课后反思:

23 晏子使楚(一)

教学目的:

1.学会9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重、难点:明白楚王为难晏子的原因,领略他的聪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导入:

1.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晏子的资料,谁来和我们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资料。

3.今天我们来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国时发生了什么?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哪些不同?

2.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

三.学习课文第一幕:

1.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了吗?

2.小结: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特别,是剧本。剧本首先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根据事情 的发展把故事分成几幕;有场景的介绍;故事的发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推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剧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楚王的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5.练习分角色朗读。

6.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

四.学习课文第二幕:

1.过渡:楚王想好了要让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言。

2.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觉得晏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全班交流,领略晏子的沉着和论辩的机智。

4.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

在小组里演一演这两幕

板书设计:

24.晏子使楚(二)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使楚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3.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使楚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国家尊严时的凛然正气。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楚国,去欣赏外交家晏子的风采。

2. 整体感知课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现在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再次感知课文,不过这次有个任务:能用见解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3.同学们自渎课文后概括故事的内容。

4.分角色读课文。

二、小组学习。

楚王用了哪些办法为难晏子?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

小组讨论。

1. 找出相关段落。

2.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3. 交流想法。评评楚王和晏子这两个人。

三、全班交流。交流反馈。

四、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过把导演瘾。

1. 这篇课文故事性比较强,很适合合作表演。但是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常识另一种学习方法,过把导演瘾,尝试跟同学说戏,可以说语言、做动作、演神态……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更好的凸现任务性格。请看清要求,注意小组分工协作,组长做好笔记。

二、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 像晏子这样爱国的人,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这种精神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小组说说古今爱国的小故事。

2. 作为学生,你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爱过情感呢?

三、回归课文,评价晏子。

1. 下面我们再次回归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对晏子进行评价。

2. 生发言,师总结。

3. 静下心来,思考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第一幕 大臣与楚王商量如何捉弄晏子

第二幕 司礼官刁难,晏子机智应对

第三幕 晏子拜见楚王,回击楚王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目标:

1、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听音乐(放松,让学生投入)

2、 学生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感觉都没错。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现不同的感情。如音乐可以有喜怒哀乐,画画可以抒发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样子。就像我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诗歌中荷花就因为蜻蜓的存在而飘逸出一股灵气。荷花以其高贵、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荷花写颂歌,或将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说,曹植更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杨万里也是其中一位爱荷之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古诗也是继《小池》后杨万里所写一首咏荷诗。

二、 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要求把古诗词读准。指名读。

2、(小组活动)每人在小组内说一句诗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要求:组长协调、组员认真听)。

3、(学生汇报)讲诗意、读诗歌,质疑。

4、(放课文录音)教师指导全班读。

5、再次交流。

古诗在短短的几句就给我们描述了这么一幅美景,喜欢笔墨的人将诗歌描绘的意境都画下来。你们看看这幅画能否表现诗歌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怎样画或者给这幅画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见?

6、学生读诗(全班读,男女生对读)。

7、你们都读得很美,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你们听听老师读得怎样,给老师提个意见。引出“映日莲叶无穷碧,接天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发现并引导讨论,学生品读。

8、师:对,这其实是诗人杨万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没有写出和林子方的友谊,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对友人的眷恋。所以古诗题目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杨万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样将这首诗读给他听。

找好朋友读,师生对读)。

9、这首诗很美,还带着一丝离愁,我们能把它背下来吗?(自己试背,指名背)。

三、 欣赏西湖景色

除了诗歌中所描写的莲叶、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姿色,现在老师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风光。(出示西湖图片、配乐)

四、 扩展

1、(出示荷花的图片、诗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描写荷花、西湖的诗歌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作品。(选择其中一首在小组内读、讲。)

2、(出示四幅荷花图片)荷花不同的姿态引起我们不同的联想,看看其他文人的咏荷诗,可以有不少启发。看到不同形态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两句诗。

五、作业:

课后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关于荷花的诗,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莲叶

荷花

语文乐园(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同音词,知道同音词音同意不同。

2、 让学生了解语气词在句中的作用,并能读出不同语气。

3、 引导学生体会引用名言能使文章富有文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4、 采用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习“认一认”

1、 自由读生字“栗”,读准字音。

2、 自由朗读词语,注意把音读准。

3、 自己观察,比较每一组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

4、 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5、 多种形式朗读,积累词语。

6、 拓展。除了书上列举的词语,还有哪些同音词?师生共同补充。

二、 学习“读一读”

1、 自由读句子,想象一下:

一个孩子在说这些话时,分别会是什么神情、什么动作?

2、 指名读句子,说说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读出不同语气。

3、 多种形式读句子。

三、 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 学生自由朗读名言,想一想:这些名言和什么有关?

2、 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3、 请学生仔细描红这两句名言,要求把字写端正、美观。

4、 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智慧的名言。

四、 学习成语故事。

1、 自由朗读,读通短文。

2、 多种形式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3、 你想对这个人说点什么?

4、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找其他的成语故事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学习“探究与发现”

1、 自由读书上的句子。

2、 把句中引用的名言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前后两句的不同。

3、 全班交流引用名言在文中的作用。

4、 尝试引用名言说一段话,全班交流,集体评议:哪些同学引用得好,好在哪儿?

二、 口语交际

(一)看图激趣,提出要求。

1、 指导看图,这几个小朋友在讲什么?

2、 同学们,平常在生活中你们一定听过很多故事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3、 学生交流,倾听。

(二)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我们来举办一个故事会好吗?把你听过的最有趣的故事来讲一讲。

2、学生相互交流,说故事。听的学生要听的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3、教师巡视,适时鼓励。

4、 评一评谁的故事最精彩?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综合性学习:

(一)展示资料,交流字谜

1、 学生课前搜集字谜,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谜。

2、 小组对抗赛:猜一猜有趣的字谜。

3、 教师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字谜是有规律可循的,让学生交流编字谜的方法。

(二)学生可把所有的字谜搜集起来,编一本小集子,发动全班为谜语集设计封面及书名。

习作内容:《我最想说的一件事》

习作要求:

1、 把自己最想说的事是如何发生的,最有意思的经过及事情的结果写清楚。

2、 写完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能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习作重点:要求把事情最有意思的部分写出来。

习作难点:把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按顺序写清楚。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小组交流,人人参与

1、 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最想说的事,可以是快乐的事,也可以是悲伤的事。

2、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1) 题材不限,关键是学生自己最想表达的事。

(2) 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有顺序地说出来。

3、 为什么这是你最想说的一件事?说说你的理由。

二、 认真倾听,互动交流

1、 小组同学认真听,说一说:

(1) 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最有意思的经过是怎样的?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2) 这件事是否叙述清楚了?

2、 与讲述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1) 你觉得他说清楚没有?

(2) 是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的?

三、 习作体验

1、 请你把自己最想说的事写下来。

2、 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把事情是如何发生、最有意思的经过及事情的结果写清楚。

3、 学生开始习作。

4、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 习作指导

1、 请把你的作文读给同学听一听。

2、 小组交流,请同学提出意见。

3、 教师评讲,作文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是否把自己最想说的事是如何发生的,最有意思的经过及事情的结果写清楚。

(2) 为什么这是你最想说的一件事?理由说清楚。

(3) 是不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略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