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诗两首》教学杂谈
更新时间: 2024-03-28 16:34:16

〖课改,为青少年诗情放飞〗

《诗两首》教学杂谈

虽然说写诗是需要才情和灵气的,可也一点不妨碍我们平常人焕发诗情和诗意般学习语文。所以,不少诗歌篇目的课文,往往在“研讨与练习”的最后一道拓展题里面,要求我们或是仿拟,或是就某一方面的感悟写几行诗。在同学们下笔之前,我也事先凑上几句,与同学们共乐,比如学习九下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我就仿拟一首《我爱这校园》,“假如我是一只老乌鸦/即便我的喉咙已经歌唱得沙哑/可面对花雨一样纯洁青春的容颜/耳闻欢快的读书声咿咿呀呀/呼吸来自荔林深处的清新/沐浴来自东方天边的朝霞/──然后我死了/连灵魂还萦回在这象牙之塔//为什么我的肩上总挂着书包/因为这是我深沉追求的风雅”。因此,我教的两个班,不少同学的随笔和仿拟练习里,常常能够写出不少可读的诗句来。比如,黄志伟写的《地拖》:“一根破烂的地拖/被人遗弃在角落/它哭了/心中的悲哀无法诉说/它茫然了/自己已无事可做/别看它很坚强/其实心里十分脆弱”。

〖从“教学内容”角度看“文体教学”·诗家语: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喉咙已经嘶哑,为何还要歌唱,这很“无理”。但细细品味,我们就能从“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无理”言说中感受到一个饱受磨难却用整个生命歌唱的坚强灵魂,从而体会到诗人对遭遇日寇欺凌的国土的深切挚爱。如果我们以此为切口来解读此诗,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对诗歌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就会有一个更深切的体验。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创造形象思维能力·用形象营造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者歌颂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抗争精神;抒发的是热爱饱受蹂躏的祖国的情感。

2004年9月18日,特殊的日子,教育学院的教授来我校听课,我选择了《我爱这土地》这课来与学生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激发起学生强烈地爱国情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会选择怎样的意象来抒发“我爱这土地”的情感?同学们选择了很多各具特点的意象,最后我来说我的思路──我打出了投影:

雄伟的自然风光:

奔腾的长江、怒吼的黄河,雄伟的五岳、秀丽的黄山、巍峨的喜马拉雅山……

数不尽的名胜古迹:

气势非凡的兵马俑、金碧辉煌的故宫、壮丽雄伟的布达拉宫、小巧精致的苏州园林……

中国人聪明才智:

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

动人心魄的精神文化:

上下求索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浪漫飘逸的诗仙;沉郁顿挫的诗圣;乐观豁达的苏轼……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甚至还有武侠电影……

──我们的土地是赞不尽的。

我的设计意图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我又提问“让时光回转到1938年你又会选择怎样的意象来表现“我热爱这土地”?我适时地打出了时代背景的投影,带学生进入了情境;之后请学生再次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你会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学生再看课文就能够深刻理解为什么作者愿化做一只小鸟也不离开这苦难的土地,也具有那么强烈的反抗精神。

〖树立朗读新形象·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由单纯幼稚的童年走进多愁善感的少年,初中生多了些腼腆,多了一份深沉,但有时洒脱的外表下其实藏着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的一颗不羁的心,这正如一位初三学生在作文中所写的那样:“我,很古怪:有时乖顺,有时判逆;有时活泼,有时文静;有时很浪漫,有时很现实……我是一个矛盾体。”的确,初中生成熟了许多,在课堂上很少举手,但不等于他们表现欲弱了,而是他们不屑于人云亦云,他们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我们的朗读决不能只是让他们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机械活动,而是要鼓励他们在朗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当朗读成为一种审美活动,朗读者是在扮演双重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朗读本是极富创造性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尽显他们的个性才华?我觉得要保证朗读的开放性。

朗读活动的开放性是指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读,放开来读,不要限制得太死。朗读本是读者对文本内在理解的外化表现,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对文章各人有各自的理解,那么他们朗读的处理自然会有所不同,老师不能要求他们按统一模式来读,而要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抒发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情感。

例如,我在教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发现学生对其中一句“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读法和教参上的读法不一致,教参上是这样的:“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而学生处理成:“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学生认为,这样处理更加突出“土地”这个词,从而体现了诗人对土地无比挚爱的深情,我觉得学生言之有理,表扬了这位学生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心解新诗·感知意象以理解情境〗

诗歌不同于一般文本的最大特征在于诗意的生发性。“无所感则不能诗,有所感而不能微妙,亦不能诗”而诗人正是通过意象使“所感”“微妙”起来。

意象既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社会人事,但一样都融合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欣赏诗歌的人惟有通过感知才能自如地走进诗歌的王国。

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借它们把乡愁表现地深刻感人。如何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进入学生的心灵?我采取联想、想象的方式。如“邮票”让人联想到寄信,写信,联想到信上倾诉的思念,联想到诗人平时对母亲的思念,联想到母亲在家对儿子的惦念,母亲捧读儿子来信的情景,总之,联想到母子天各一方彼此的思念,由此“乡愁”化为“邮票”就易理解多了。依次类推,“船票”让人联想到漂泊,联想到天各一方,想到回妻子身边,想到美丽、温顺的妻子的苦苦等待,想到诗人归家心切,想到诗人对新娘的种种思念,乡愁也就体现出来了。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意设境,激情引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我在教《乡愁》时,是这样设计导语,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兴趣的:

我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较长时间的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你们想家、想亲人、有过乡愁吗?当我们大家听到那带着浓浓思乡之情的歌曲的时候,心情如何呢?心中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接着出示声画一体的课件(陈建年的歌曲《乡愁》)。

多媒体播放歌曲《乡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增加感染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如果不用,学生很难体会出诗中忧伤、惆怅、撕心裂肺的乡愁。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快捷、工整、美观〗

尽管它的优势多多,课前有设计,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不仅要备课更要备学生,要根据课堂及时调整,不应该有很强的规范性。例如:我讲《乡愁》时多媒体中板书是这样层层展示的:

乡愁

余光中(台湾)

美美地听

美美地读

美美地品

美美地说

此板书贯穿整个教学程序之中,简明扼要, 一目了然,目的是体现诗歌欣赏课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作者为什么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和乡愁有什么联系?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后,我在黑板上又板书了“意象──意境──感情”。学生们豁然开朗,化解了本课的难点。另一方面,教师认真工整的书写习惯,或遒劲或娟秀的字体无疑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人生影响,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创设情景,激活课堂〗

于漪说“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请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我在教《乡愁》时,在孤寂忧郁的音乐声中逐次展现出四幅画面,伴随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仿佛也如游子一般,勾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特定的场景:2001年“同一首歌”在台北与台湾同胞共度中秋佳节,朱军包含深情地朗读这首《乡愁》,那围在一张张圆桌旁的老人们,一个个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海峡两岸,咫尺无涯,又有谁不日日夜夜渴望着祖国统一呢?此景此情,使学生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说:“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可能会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网络资源为我们搭建了实现这种教育效果的平台。因为网络资源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大量的信息,也可以提供大量的研究资源和人力资源。

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是我让学生在网上查阅古今诗人所写的乡愁诗以及相关的鉴赏文章,学生从网络中感受到了文人的文化底蕴以及他们独到的人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层次的解读了文本。对余光中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现乡愁有了深刻地认识,学生主体的情感得到了强化。这样课程教学本身有了新意,富有了思维含量,网络资源达到了带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网络资源本身就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课程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异军突起,为课程资源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动力。”

〖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创新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使他们自由全面的发展,达到德才兼备。创新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在近年来的语文教改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更主要的是课外的实践活动。因为课外的活动与生活、与社会联系得更紧密更实在更广阔,富有现实感和趣味性。

我在课堂内经常采用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朗诵、辩论、编演课本剧。

如在教《乡愁》一诗时,我便采用了朗诵的方式──先自我朗诵,再听录音朗诵,体会录音朗诵的优点,领悟诗情,然后进行个人赛读,最后集体齐声朗诵。实践效果相当好。学生在反复朗诵中领悟了诗情,又能做到不看书而熟练吟诵诗作,说出其主旨。这也印证了古人常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可见课堂内朗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而感悟能力正是创新思维的一项重要能力。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精心导读,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在课文中,作者常常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天衣无缝地融入作品的字里行间。以富有启迪而精妙的语言导入课文,能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拨动其情感的琴弦,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在教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树高万丈,落叶归根”。“乡愁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们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都融入他们呕心沥血的诗篇中,留下许多让后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作。如“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守丘”……当我读到学生熟悉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时,同学们便情不自禁的跟着我齐声朗读起来,这样,就为学习《乡愁》这首诗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