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自考专业(小学教育)〖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相关问答题
课程与教学论
更新时间: 2024-03-29 01:48:18

1、【题目】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答案:

趋势: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把信息技术知识和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重视教师进修;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案: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或确定教育目标)

(2)怎样选择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或选择学习经验)

(3)怎样为有效的教学而组织学习经验。(或组织学习经验)

(4)怎样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或评价教育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答案:

(1)“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2)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案:

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答案:

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

(一)目标分解

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

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

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

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

(二)任务分析

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

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三)起点确定

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

②目标能力的分析

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四)目标表述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古巴和林肯提出的“第二代评价”的特点。

答案:

(1)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

(2)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

(3)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材料:“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现实他自己造就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25人)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1)材料体现的是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2)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尝试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

答案:

(1)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基本特征是:首先,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其次,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再次,强调学生“此时此刻”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最后,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3)评析:该模式把教学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些观点对传统教学是一个极大冲击。另外,该模式的许多主张对反思教育问题都有积极意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发生了重大营销。当然,该模式也存在问题,比如它对人性的假设、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带有理想色彩,不可能像罗杰斯所期望的那样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答案:

课程实施与教学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

区别: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课程实施主要探讨对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成都、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变革计划与实践情境的相互适应机制、教师与学生创生课程的过程等。教学研究主要探讨教师的“教授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联系: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于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请结合实例说明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环节。

答案:

(1)呈现情境: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访问学习: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所选内容的不同侧面的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元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

(4)协作学习:围绕通过不同情境获得的认知、建构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

(5)效果评价:与问题解决过程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

(6)结合实例展开论述。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综合课程的涵义及开发策略。

答案:

综合课程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开发策略:

(1)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

(2)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

(3)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

(4)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

目标取向: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过程取向: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主体取向: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答案:

含义: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原则: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结合教育发展与改革实践,试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

答案:

(1)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

答案:

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

第二,综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同时,提供了多学科方法和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综合课程强调各类知识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结构相互沟通的机会,强调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更好的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相同的活动方式,但他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案:

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解析:

暂无解析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