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笑读《草船借箭》
更新时间: 2024-04-20 00:51:11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就是其中的一部。和学生一起阅读了这篇课文后,感触颇深,愿记录一下,留下自己的思考。

笑读《草船借箭》

一、走近名著趣味浓

我曾记得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聆听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有的学生阅读过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知道了这首歌词就印在这部名著的卷首。我还给他们补充了一段资料:这首词出自《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

然后,我们一起诵读:

临江仙

明代文学家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我给还没阅读这部名著的同学推荐它时,我问道:已经阅读了这部名著的同学,能说说,我为什么给没读它的同学推荐《三国演义》吗?我们一起道出了三条理由:第一,走近这部名著,你会阅读到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二,你会阅读到引人入胜的故事,第三,你还会阅读到智慧。

我又微笑着对学生说,《三国演义》,一共120回。今天,就来阅读其中的一个故事,是根据第46回内容改编来的,记住故事的名字──草船借箭。

就这样,我们走近了《三国演义》;就这样,我们走近了《草船借箭》。

二、阅读“箭”字理脉络

当我在黑板上写题目的时候,不忘提醒学生:认真地看我书写题目。当板书“箭”字时,我一边板书一边说道:箭,上面是一个竹子头。箭,是用竹子制成的,一端装有尖头,末梢附有翎毛。

随即又是一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学生通过了预习,纷纷答道:用弓箭最好。这一问,既检查了学生预习的情况,也让学生对“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既了解其外形,同时又了解其作用。课文以“箭”为线索,展开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接下来,请学生打开语文书,自己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第二,画出课文中由“箭”组成的词语。学生认真地读着,仔细地画着。而后,请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仍然可以圈化自己漏掉的由“箭”组成的词语。

当分享由“箭”组成的词语时,学生可谓是争先恐后,他们找到了这些词语:弓箭、缺箭、造箭、搬箭、取箭、放箭、受箭、借箭。从众多带有“箭”的词语挑选出三个──造箭、借箭、搬箭,请学生讲一讲:谁让谁造箭,为什么要造箭?谁向谁借箭?谁来搬箭?除此之外,想想课文中还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略作思考,很快发现课文中还写了诸葛亮找鲁肃帮忙。我顺势引导:诸葛亮和鲁肃谋划怎样造箭?用一个词语概括呢?学生回答道:谋箭。学生愿意自主读书,在读书中自主发现,在发现中逐步地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读书,学生才兴趣盎然。

这时,在黑板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幅简简单单的画:

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把它们连在一起说了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堂上,围绕着题目中的一个“箭”字,了解其写法,了解其外形,了解其作用,并触摸由“箭”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受文章的脉络,了解故事的梗概。

三、对话矛盾巧读书

学生在初读后,自然地会认为:由于军中缺箭,周瑜才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十万支箭。但也有同学认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才会出此计策?难道军中不缺箭吗?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悬念。只有学生在充分地、深入地读书后,自然会领悟到其中的根本原因。利用好这一悬念,引领学生分角色读书,进行角色体验,学生兴致极高。

师:到底是因为军中缺箭,还是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呢?你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你是有自己的思考。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学生自由地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请一位周瑜,再请一位诸葛亮。

(大屏幕出示)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读起来平淡。)

师:我想问问周瑜,你知道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生:用弓箭最好。

师:既然知道,那就是明知──

生:故问。

师:别忘了,你还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学生再读。)

师:这次读出了味道,明知故问的味道。

(大屏幕出示)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师:再请一位女周瑜和女诸葛亮。

(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诸葛亮读的不太肯定。)

师:诸葛亮,你知道什么叫“赶造”吗?

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要造出来。

师:你能在短期内造出十万支箭吗?

生:能。

师:要读得有点底气。

(学生再读,诸葛亮读得肯定,有底气。)

(大屏幕出示)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师:只要几天?

生:只要三天。

师:周瑜让你十天造十万支箭,你只要三天,有把握吗?

生:有把握。

师:果真有才能,难怪周瑜会妒忌你。再读,读出你的自信来。

(学生再读。)

师:好一个年纪轻轻、城府很深的诸葛亮。

(大屏幕出示)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我想请教诸葛亮一个问题,什么叫军令状?

生:不知道。

师:啊?不知道,你就敢立下军令状,小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上啊!有没有同学知道“军令状”是什么意思?

生:接受了军令以后,要立下一个状纸……

师:怎么,诸葛亮还要打官司?

生:不是,是立下一个文书。写清楚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受到惩罚。

师: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你有几分把握?

生:我有十分把握。

师:那好,你来读。请一位周瑜和他一起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有十二分把握?

生:我有。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好一个步步紧逼的周瑜!好一个成竹在胸的诸葛亮!

语文教学中最简单、最朴素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朗读。课堂上,我引领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词句,在朗读中感知人物形象,让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立起来。然后,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才会渐渐地走近文本中的鲜活的人物,才会触摸到人物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而文字也会在学生的心田留下印痕。这必将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对话文本。

四、周瑜高兴是为何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何高兴,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周瑜的内心,读懂周瑜让诸葛亮十日内造十万支箭的险恶用心。

师:周瑜啊,看着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他周瑜为什么高兴?

生:周瑜高兴,是因为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生:还因为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面照办”。因为诸葛亮全部答应了,而这件事又不是很容易就能完成的,所以周瑜高兴。

生:周瑜说,能不能十天完成,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所以周瑜很高兴。

师:不仅笑孔明全答应,也笑空明缩工期,更笑孔明立字据,他还笑孔明什么?

生:周瑜很高兴,还因为周瑜想:叫军匠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笑孔明必受罚。你再读一读周瑜说的话,让我们再细细体会一番。

生: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师:停,停,他说他没逼?他到底逼没逼?

生:他逼诸葛亮了。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他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师:好,请周瑜接着读。

生: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哈哈,知道周瑜的真实的目的了吗?

生:他想治诸葛亮的罪。

师:借公事,置诸葛亮于死地。这是一条怎样的计策?

生:这是一条很阴险的计策。

生:我觉得,这是一条很毒辣的计策。

师:可见周瑜的心有多么阴险。所有的这一切,都缘自──

生: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

由此,学生读懂了课文中的矛盾处,读懂了课文中的悬念。人物的形象也更加清晰,更加饱满,更加鲜明,一点一点地印刻在了学生的心里。

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感受人物的情感,揣摩人物的心理,甚至达到与人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效果。

五、前后联系比较读

读书,还要联系前后文比较朗读。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加强比较性朗读训练,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师:此时,你是不是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联系后文,说一说,最后诸葛亮如数交箭了吗?

生:恩,如数交箭了。

师:哪些语句看出他如数交箭了?

生:每条船上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生: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生: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不上他!”

师:再读一读课文开始的句子,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出周瑜的心情吗?

(出示句子)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不上他!”

(生朗读开头、结尾的这两句话。)

生:我觉得周瑜起初很妒忌诸葛亮,最后,他佩服诸葛亮了。

生:一开始,周瑜很不服气,而后来,就很佩服他了。

师:周瑜最佩服诸葛亮什么?

生:佩服他的神机妙算。

师:“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神机妙算”?

生:“算”就是“谋算”,“神机妙算”就是“神奇的机智,巧妙的谋算”。

师:你来读一读,要佩服得五体投地。

(生朗读第二句)

生:口服心不服,谁再来读一读?

(生又朗读第二句)

师:发自内心地佩服。

师:孔明妙算妙在哪?孔明妙算算什么?默读3~9自然段,读一读,想想孔明妙算妙在哪?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学生静心读书。)

学生再一次带着悬念去静心读书,学生投入全部的精力去静心会文,阅读文本,细心探究,这是因为教师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学生的探究欲望则来源于文本中的悬念所在。教师一次次地阅读文本,挖掘文本中的悬念,就是彰显文本本身的最大魅力。

六、孔明妙算妙在何

学生专注地阅读着,一词一句,都在细细品味。他们一边圈画句子,一边在旁边做了简单的批注。课堂上,教师要给足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敢于让课堂静下来,因为精彩总在静寂后。

1.算天

学生纷纷圈画了这一句“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是啊,借箭的成功离不开天气,一个“大”似乎觉得程度还不够深,又一个“漫”字,可见这场雾有多大啊!而诸葛亮和曹操的语言中,也流露出了当时的雾很大,如诸葛亮说“雾这样大”,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很大”,学生还联系后文“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加深了学生的体会,天亮了,雾仍旧没有散,可见这是一场怎么大的雾。正是因为这场大雾,为成功借箭提供了保证。

2.算地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顺风”、“顺水”,可见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箭“借”好后,返回时地理环境如何,诸葛亮也算到了,而且在立军令状之时已算好。

3.算人

学生分享时,有的同学发现: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却不忘叮嘱“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而且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学生无不感到:诸葛亮对鲁肃的为人很是了解──忠厚老实;诸葛亮对周瑜的为人也很了解──智谋过人、妒贤嫉能,所以才不让其告诉周瑜。

“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这一句话中,诸葛亮对鲁肃说是“取箭”,为何不说“借箭”呢?一是设下悬念,不仅鲁肃好奇,恐怕读者也想不出到底去哪里取箭?更想不出谁有这么神速,三天竟然造好十万支箭?二是假若对鲁肃说“借箭”,就会对诸葛亮的才干大打折扣。三是一旦鲁肃得知去曹操那里“借箭”,他定会惊慌失措。后文“吃惊”一词正表现出了他的心里。

诸葛亮对曹操也很了解,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所以诸葛亮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

4.算受箭的方法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之所以把船用绳子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受箭面大一些,还可以防止船在雾天散开。

“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三十名军士”擂鼓呐喊,虚张声势,在这样的情况,曹操才会叫攻弩手射箭,“青布幔子遮起来”,使曹军在雾天更是看不清虚实,“一千多个草把子”,为的是受更多的箭。诸葛亮为了能受更多的箭,所以“下令把船掉过来”,“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难怪诸葛亮说“自有妙用”。

一次次地翻开语文书,阅读《草船借箭》,每一次都有阅读的收获,有发现,有思考,心中无不充满了喜悦。为获得了发现而喜悦,为真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喜悦。

笑读《草船借箭》,给我带来了思考的享受!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