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山东省“以学为主”研讨会所得(本站论坛稿)
更新时间: 2024-04-26 07:02:45

研讨会上共听了六节课。只有这节课赢得了全体老师的热烈鼓掌。授课者是济宁师专附中的朱则光老师。与大家共享!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山东省“以学为主”研讨会所得(本站论坛稿)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1.紧紧抓住诵读这一主线进行教读探究——以读起始,以读收束;以读为手段,以读为目的。

2.在描写摸索家乡和解放区的感觉句上,深挖细掘,细磨慢研,精雕细刻,品出语文味,力图“出彩”。

导入——激情

今年的10月17日,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难忘的,为什么?(“神舟六号”胜利返航——屏显图片)对!因为激动人心,因为扬眉吐气而难忘!但是令老师难忘的,还有另外一件事,一件令人怒发冲冠,使人义愤填膺的事!谁知道是什么事?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屏显图片)即使是两件事的重叠纯属偶然,这也足以让我们愤慨!你想对那位日本首相说点什么?

屈辱我们可以宽容,但绝不可忘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作者图片)去听听这个柔弱的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是怎样激情满怀的歌唱——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标题、作者)

吟诵——入诗

1.教师音乐声中范读:请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2.请同学自由吟诵两遍: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大声读两遍;读后请你告诉我们,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师穿插:◎“那辽远的一角”“那上面”、三个“那里”——指的是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手掌为什么“残损”的?——穿插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等待(二)》

◎有人说朗读这首诗,你叹不出声,只有深沉的悲和热,在腑腔里沸腾。

◎这不愧是戴望舒诗歌中最明亮最健康的歌唱。

◎有人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戴望舒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在诗坛以现代象征派的面孔出现,可在他生命的终端却写出了这样浸透了血泪的现实篇章。

◎板书:恨—爱悲—怜愁苦—希望)

㈢对话——入情

我们仅仅读了两遍,就产生了如此丰富的感受,真是难能可贵!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宝贵的感受到诗歌中搜寻:看看到底是哪些诗句带给我们如此强烈地感受?然后紧紧地抓住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切,更强烈!

3-14行:

看屏幕:看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哪一处不能漏掉?(屏显:这一角变成灰烬,/那一角是血和泥;/这一片湖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引导学生分析:“已、只、该、()”的作用。(屏显正确句子)读一读,把这种种理解读出来!还不够,再来!②

诗中的“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戴望舒小时候家就在西湖的附近,在他的记忆里,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而他尤其不能忘的是最好的季节里的西湖。不要说是多情的诗人,谁又能摆脱对家乡的牵挂?何况他的家乡就是胜似天堂的杭州呢?

如此仙境一般祥和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读——

还有如锦幛的繁花吗?还有奇异芬芳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吗?还有戴着柳条帽的无忧的嬉戏吗?……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现在,读——

再读!(穿插语言:◎带着你的理解和情感去读,用声音告诉我们,告诉所有人,你愤怒了!你激动了!你被深深地打动了!!

◎侵略军蹂躏了你的家乡,让你国破家亡,你是什么心情?)

与戴望舒同时代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流亡关内,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嘶哑地歌唱自己的家乡:(屏显: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再读!读下去——(屏显:17—26行)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板书:掠过)诗人的内心充溢着切肤的沦亡之痛。但是诗人的情感又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表现自己跟隐藏自己之间。”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显得难能可贵。

第21行:“运”换成“用”行不行?读一读!

第19、22行:“轻抚”和“贴”是怎样的动作?读一读!(板书:轻抚)

第20行:“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是两个一向被人称道的句子,为什么?(它唤起了人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我们就用这种感情来齐读17—26行!

“太阳”“春”两个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加上华北地区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使得解放区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但是在侵略者黑暗潮湿的地牢里,却响彻着如此健康明朗的歌唱!请同学们尝试着把第17—26行背下来!

1-2行:

有两行总领全诗,是哪两行,为什么?

诗人的手掌是如何摸索的?(板书:摸索

屏显:摸索

这一角

那一角

家乡

长白山

黄河

江南

岭南

南海;辽远的一角)

收束——入境

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诗人戴望舒终于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充满韧劲和豪情地歌唱:(音乐屏显:狱中题壁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惟一的美梦。)(师读—齐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戴望舒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再次感受诗人那切肤的沦亡之痛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我想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分工:①3-14行;②15-26行;③其他的由老师读)齐背17-26行!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