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习得何如悟得,形象大于思想──《少年闰土》创新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 2024-04-24 12:23:01

当今城市少年要理解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确非易事,以往的教法大体是联系《故乡》全文“深挖细剖”,得出一串抽象的人物和社会“定义”并强加给学生。2005年10月,我应邀在山东省创新教学研讨会上作课,用三幅图画二个活动结构内容,以读图画图模拟情节为基本手段,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对少年闰土以及与作者依依情感的“知而弗言”但“心领神会”的感知与体悟,取得良好效果。

习得何如悟得,形象大于思想──《少年闰土》创新教学案例

师:(读图:出示闰土与我的《依依不舍图》)请大家仔细看一下,画面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展示了鲁迅和闰土离别的场景。

师:从哪儿看出他们要离别了呢?

生:我看他们两个脸上的面部表情非常悲伤。

师:所有的离别都是悲伤的吗?

生:不是。只有朋友、亲人分别才悲伤。

师:那么,在大家浏览全文之后老师要为这幅图征集一个恰当的名字。

(学生默读课文,相互讨论,得出《惜别》《依依不舍》《相见时难别亦难》等等题目,最后定名为《依依不舍》。以读图和甄选题目的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感知。)

师:(画图:板书《雪地捕鸟图》)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典型的一件事就是雪地捕鸟。这可是一项考验耐心和技巧的游戏,先读课文,再请俩人一组,一个“言传”,另一个可以“图示”,把这一经典场面用语言叙述清楚,用图画描绘明白。

师:闰土怎么捕鸟?参考京剧“音配像”的办法,咱们来个“图配文”。(演示活动:两对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写、画在纸上,轮流在投影机上展出。约5分钟后,一组的同学上来三个人,竟然用纸做出箩筐、小鸟,纸屑为秕谷、铅笔为树杈、头绳为引线,写、画、演同时展开,大获全胜。学生观赏、评议,兴致高昂)

师:(赏图:教师朗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何等优美的一幅“少年月夜刺猹图”。作者语言描绘的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生甲:美在金黄色的圆月。

生乙:美在少年,美在勇敢的闰土。

生丙:还美在顽皮、滑稽的猹。

师:闰土刺中猹了吗?假如刺中了,这幅图还美吗?

生甲:刺中了,因为闰土是“尽力地刺去”。

生乙:没刺中,因为猹皮毛很滑。

生丙:(一个女生激动地说)绝对不会刺中。闰土只是赶走了猹,这幅画里不应该有血腥,那样会破坏画面的美感。更何况,闰土勇敢又善良,他知道保护动物。

(演示活动:女孩还展示了她的构图:左上方一轮圆月,手捏钢叉的闰土长了一对翅膀,像西方的丘比特。叉下的猹回头向润土作鬼脸。掌声响起。以下,同学们采用且读、且悟的方法,相互探讨着,热烈争论着。画出了“海边拾贝图”并想象出千奇百怪的“鬼见怕”,画出了各自心目中的“长着两只脚的鱼”。)

师:“我”不仅从闰土身上了解了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且非常羡慕他。与勇敢善良和自由自在的乡村少年相比,“我”觉得自己生活在高墙围起的四角的小天地里,像井底之蛙。

“我”舍不得让闰土走,但闰土还是被父亲带走了。后来他曾托他父亲给我捎过一包贝壳和几支漂亮的羽毛,我也送过他一两样东西,但我们许多年都没再见过面。当再次相见时,闰土已是人到中年了。

中年的闰土还是记忆中那个让我自叹不如的闰土吗?

我推荐大家阅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看一看中年闰土的外貌和少年闰土有什么不同?性格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可以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与老师交流,也可以发EMAIL,我非常愿意就这一问题与大家进一步探讨。同学们,再见。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