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自读导与练(教师版)
更新时间: 2024-04-25 13:13:51

阅读指令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自读导与练(教师版)

友情提示

你的答案

一、读前思考:

下面三个概念所指,据你的理解应当归属A “传统文化”还是B “文化传统”?请选择。

海盐滚灯()

海盐骚子歌()

中国人礼尚往来()

二、阅读全文前三段,把握内容要点。

1.作者观点:正反说明未来需要过去(传统)

2.说明“过去”(传统)的概念。

3.说明“传统”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区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关系:文化反映传统,传统决定文化。

必要性:两者差别巨大却常被混用。

三、阅读“传统文化”, 问题思考:

1.传统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2.传统文化的两大特性是什么?

3.一种传统文化一般可能有哪些结果?

4.对待传统文化,后人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具体表现为哪三点?

本部分共4段,分别从“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 结果、后人的态度4方面阐释“传统文化”。

1.【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或者文化遗产。】

2.【时代性和民族性。】

3.【①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②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③播迁他邦,重振雄风;④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

4.【分析批判。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

四、“文化传统”解读

1.据第2段文意,提取要点,请为“文化传统”下一个定义。

2.“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性?

3.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4.“文化传统” 的惰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它的积极意义又有哪些?

5.“文化传统”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这种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6.某一具有自身文化传统的民族当面对外来文化时,往往经历哪些过程?

本部分共6段,分别从“文化传统”的落脚点、特性、 作用、形成因素和过程、发展变化等5个方面来阐释“文化传统”。

1.【一种在民族的历代生活产生的,在民族的反复实践中成长的,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无形却无所不在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无形却无所不在。】

3.【共同生活、共同语言、共同心态。】

4.【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使民族生存,社会稳定,国家巩固。】

5.【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缓慢性、渐进性】

6.【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最终咀嚼、消化和吸收学习所取、交流所得】

五、“财富和包袱”解读,问题思考:

1.“财富和包袱” 分别指什么?

2.概括说明第4段中两种对待传统的人错误态度。

3.第4段“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 一句中两个“这一点”所指是否相同?请具体说明。

4.这部分作者反复说明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其目的是什么?

5.这部分共运用到了哪些说理方法?其中第5段的说理方法是什么?有何好处?

本部分共6段,分别从“财富”和“包袱”两个角度说明 “传统”的两重属性,从而说明今人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1.【财富:一个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包袱:传统中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造成原地踏步局面,引起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的本性。】

2.【把传统当作包袱,完全抛弃;

把传统当作财富,全盘接受。】

3.【不同。前者: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后者: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4.【告诫人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传统。】

5.【对比、举例、比喻】【比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形象】

六、理解和运用:左边各概念所指应当归属A “传统文化”还是B “文化传统”?请选择。

1.越剧()2.皮影戏()3.中山装()

4.士可杀不可辱()5.中庸之道()

6.扶危济困()7.说书()8.姨太太()9.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0.中医()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