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给学生空间,还课堂精彩──《我的第一本书》案例与反思
更新时间: 2024-04-20 11:31:59

【背景陈述】

给学生空间,还课堂精彩──《我的第一本书》案例与反思

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随笔。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打算以情感教育为教学主思路,引导生活在阳光下的学生体察、感悟作者这份苦难的生活,进而理解“人不能忘本”这一思想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教益。可是,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却与我的教学设计大相径庭。最终我选择了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我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教学实录(片段)】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可就在学生快读完课文时,我听到下面的学生在小声议论:

学生1:他们那是什么学校,才三个人一个班,文中的“我”得第二,又是和二黄毛这样的人比,情理之中嘛!

学生2:他们的学习比起我们来可是有意思多了,狗都可以陪他去上学。(周围的学生一阵附和声。我知道,学生是认为现在的学习生活太过枯燥了。)

(设置这一环节,我本来是想让学生读完此文后,能以苦难为主介入情感体验,不过既然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我倒想听听他们真实的想法。于是,我便决定搭建一个让学生自由畅说的舞台。)

师:是啊,文中的“我”和现在的我们比,生活境遇截然不同,那么就请你们说说读了此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一阵沉思后,有学生举手)

生3:我被感动了。

师:是吗,能为我们具体说说吗?

生3:我觉得感动之一,文中的“我”为了让同伴有读书的机会,宁可让自己少半本书,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他裁断了书,但他却联系了友情,那份纯真让人感动。(学生们在那里聆听,微笑,点头,似在肯定)

师:哦,这本难忘的书是友情的见证,因而这份难能可贵的友情让你感动。

生3:感动之二,父亲为了让“我”和乔元贞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认真抄写并修补好了两本书。我想这本书肯定不会美观到哪里去,但它足以让“我”难忘了,因为父亲不仅关心“我”和“我”的同伴,也能理解“我”撕书这一行为,他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比我们以前学过的《羚羊木雕》里的父亲强多了,他特能理解孩子的心,也真因为如此,作者一直都能记得这件事。

(这一环节中,我觉得学生选择“感动”来解读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比我原先设计的思路要好得多,看来我刚才放弃原先的设计思路是明智的。)

师:是啊,你说得太好了,他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视孩子们在贫困中互相帮助的友情。这份理解孩子的真情让人感动。

生4:我怎么觉得文中的父亲和《竹影》里的丰子恺的父亲那么相似,不过我就觉得他们比我幸运多了,我的父亲只是一味地叫我读、读、读,一点都不理解我,他可是真不理解我,哎!理解万岁!

师:是啊,假如牛汉没有这样的父亲,我们可能就少了一位诗人了。父亲的爱,关心,或许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一生。在你的记忆深处,肯定也有一段属于你和你父亲的美好记忆,咱们可以慢慢回忆。

生5:我觉得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书。拥有一本书,对他们而言,竟是如此的奢侈。与他们相比,现在的我们所拥有的书,都可以建一个图书馆了。但我们并没有好好珍惜,有些书买来后,我至今还没去动过,而作者竟然能把书从头到尾背出来,惭愧啊!如果要算一笔帐,光是花在书上的钱,不知能让他们中多少人改变没书读的命运啊!看来,我们真得好好反省一下,千万不能浪费呀!

(学生将自己的现状与作者的境遇完全融合起来了,都可以走一条“忆苦思甜”的路线了)

师:你说得实在精彩极了!同学们,对照今天的生活,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呀!要珍惜呀!就说你们的课本吧,国家替我们花钱买,可是我发现有些同学就没有好好保管好自己的课本。我们是否可以化感动为力量,从保护好自己的书做起,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生6: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乔元贞,他没有课本却考了第一名,足见他聪明、好学。他拥有了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却没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文章最后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乔元贞这样聪明好学,却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伤仲永》里的仲永,因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最终“泯然众人矣”;又像鲁迅笔下的那个闰土,到中年以后终日为生计而愁苦奔波,要是他们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是大有作为啊!再说说我吧,大家都说我有些小聪明,可是就是学习成绩老上不去,我知道,那是我没能好好珍惜学习机会的缘故,看来我真得下决心好好学习了,否则那真是太对不起我那老爸老妈了……

……

(学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的掌声是对你最好的回答,刚才同学们能结合不同作品进行对比学习,能实话实说,而且都讲得非常好,老师也很感动!乔元贞的结局是令人遗憾。而造成他们这一不幸的,正是生活的苦难。认识历史会让我们充满智慧,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懂得珍惜,不要留下遗憾。

……

【案例反思】

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细节,上述这一教学片段,生成因基于学生抓住“感动”而精彩热烈,学生因旁征博引而生成了充满智慧的精彩。回顾这堂课,有以下几点收获:

1、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都在事先设计了一个“起点”,然后有意无意地牵着学生走到教师设计好的一个终点,以为这样便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这样的预设,其实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思想走,很难在课堂上闪现智慧的火花。即使偶尔有,那也是按部就班式的。也就是说,教师思维始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决不让他们“越雷池半步”,否则就会觉得“覆水难收”。也正因为如此,课堂中的“冷场”局面时有出现。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呈现了“活”的课堂。可见,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课堂创新的最佳途径。只有遵循学生学的思路并进行正确引导,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成为“学”的课堂:

新课程中提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而要成就学生“学”得精彩的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新课程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有无法预见性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时,要正确引导他们朝着有价值的方向探究,要敢于打破自己原有的计划,不囿于预设的束缚,引起学生发现的快乐和交流的快乐,让课堂自然生成,真正呈现学生灵动的思维。如在案例中陈述的那样,在对文本中心把握前提下,把学生引向他们认为感受最深的,从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为课堂的精彩作好充分的准备。

3、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灵感:

学生在案例中所出现的热烈情景,都是在学生感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引导的过程中出现的,由于适时的点拨、引导,才有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既有小结、拓展,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心灵之火真正点燃了,你启迪我,我启迪你,你感动我,我感动你,此时此刻,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觉得有巨大的收获。比如在我讲了“在你的记忆深处,肯定也有一段属于你和你父亲的美好记忆,咱们可以慢慢回忆”一句后马上有学生想到了自己拥有图书的量,而这些又是父母、老师所给予的,这又使“感动”的外延得以拓展。总体说来,这又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引导。它唤醒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这些体验的聚焦,就使文章翻陈出新,完成对课文的再创造,既获得语文学习的灵感,又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

4、创设机会,让学生以真言诉说真情:

“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学生提出合理的见解后,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启发下,其他学生思维的灵光也一下被碰撞了,纷纷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再联系学生平时的作文,可能就是因为不敢放手,作文时假话、空话、套话较多,无病呻吟现象非常普遍,而利用这样说的机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体验、畅说的机会,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同时使他们的自主意识得以增强。

总之,“生成”是动态的课堂,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捕捉课堂教学的契机,它不仅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素质的表现,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它的发展,根植于学生自主实践这片“沃土”,只要教师敢于放手,学生就敢于创新。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课堂也将变得更为精彩,只要能坚持这样去做,生成之花必将不断绽放,最终能由“生小成”而“集大成”。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