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拿来主义》
更新时间: 2024-04-19 21:13:06

一、教学目的:

《拿来主义》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的写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 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par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弄清什么是“拿来主义”。

2.难点: 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议论的核心是什么? 通过什么材料来阐述论点的?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论证,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

3.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是什么? 怎样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4.什么叫“拿来主义”?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可能看过一些。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唐宋诗词、明清笔记小说、《西厢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古代的和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的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解题: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本文采用先破后立,以反论正,“拿来主义”在正反结合之中得到了深刻、鲜明的阐述。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 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词语补释:

礼尚往来: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 崇尚、重视。

大度: 气量宽宏。

自诩: 自夸。

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 烤肉。

冠冕: “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 古代帝王的礼帽。

勃然大怒: 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玄虚: 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第1--4自然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揭露、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学术与文艺(学艺)方面媚外卖国的可耻行为。

文章起笔揭露“送去主义”及其由来,矛头直指反动统治集团。

“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概述反动统治由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到奉行媚外的“送去主义”的演变过程。

接着,紧扣第一部分的议论中心,列举三件事实,嘲讽“送去主义”的典型表现。作者信手拈来,就近取例,批判的锋芒,直向利用这几件事大肆宣扬“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而不是这儿位艺术家。

所谓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是资产阶级文学没落的表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创作上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鲁迅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是因为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同时也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所以略而不议,目的在于说明: 反动政府已将“活人代替古董”去讨好帝国主义,贬低苏联和社会主义文艺,以险恶的居心推行“送去主义”,堕落到了何等地步! “也可算得一点进步了”这一反语,充满了对反动派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不知后事如何”中的“后事”,则是指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反动政府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实。“别的且不说罢”这一句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是“学艺”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思考: 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将会怎样?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 现在只有“送去”,没有“拿来”,反动统治阶级不是一向鼓吹“礼尚往来”的仪节吗? 可是现在没有人根据这一仪节说一声“拿来”。一是抨击“我们”即国民党当局既不敢,也不能“拿来”,讥讽奉行“送去主义”的顽固程度;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拿来”的要求,预示下文的论述。这里作者用“礼尚往来”四个字,是用反动派的手打反动派自己的嘴巴。

第二课 时

三、四自然段对“送去主义”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内容(1自然段)

学艺 实质

危害

先以进为退,“丰富”、“大度”是对反动派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的嘲讽。

鲁迅指出,中国和尼采一样,究竟不是太阳。如果“只是给予,不想取得”,那么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就揭露了反动卖国政府所将造成的严重后果: 亡国灭种,祸及子孙。“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一语是套用迷信说法,顺手一击。“磕头贺喜”、“讨”活画出所处的地位和神态,描绘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时,作者并未直说,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却说“不算坏事情”,再以敌人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掩盖“送去主义”实质的遁词。par 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益削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

最后以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它的危害,又辛辣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入木三分。

第四自然段分别用了哪三个同义词? 怎样区别? 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抛来”、“抛给”、“送来”析: “抛给”不同于“抛来”,因为这些奖赏的东西不是漫无目的地扔来的,而是在磕头求赏后有目的地给予的。照中国古话来说即“嗟来之食”“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反动派却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把抛给的“残羹冷炙”当做奖赏。一个抛字有力地把主子与走狗的关系揭示出来,这对丑类们是极大的讽刺。鲁迅又说“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送来”其实就是“抛给”,鲁迅故意为敌人掩饰,其实是对敌人的又一次嘲弄。

因为“抛给”“送去”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是讳莫如深,同时暗指一九三三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订的“棉麦借款”美国把剩余的棉花、小麦运来中国一事而言,这在当时是人所尽知,所以不想举出,这样更能发人深省,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尖锐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一部分小结: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惧外→媚外(发展逻辑)

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把它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述,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这四段为下文正面阐述“拿来主义”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着重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上的各种错误倾向。

第五自然段承上启下,先对上文作一收束,然后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前一句小结“送去主义”,讽刺反动当局以卖国为时髦,后一句明确主张实行“拿来主义”。

“鼓吹”对照“摩登”而言,“吝啬”针对前“丰富”“大度”而言,两种主义截然对立。

文章是怎样论证“拿来主义”的?

首先,从认识论上把“送去”和“拿来”加以区别,并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所谓“送去主义”,其实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如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拿来”则是主动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它的基本含义是“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说要以无产阶级正确思想作指导,有无产阶级的气魄和见识。这是从正面提出全文的论点,独占一节,突出它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发生恐怖呢? 会产生盲目排外呢? 文章指出: “其实这正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就是说,产生盲目排外的原因,在于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送来”的东西( 当然他们只会送来于他们有利,于我们有害的东西),而我们许多人则对事物缺乏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不知从外国文化中有批判、有选择地“拿来”于我们有利的东西。

接着,借形象设喻,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

作者把旧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气魄。

怕 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破 怒 放一把火烧光 昏蛋

欣欣然 接受一切 废物par 拿来主义(立)

吃掉

立占有、挑选 存

(前提)(关键) 走散

批判了三种错误倾向,从反面说明“拿来”“占有”旧遗产的必要。

再正面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旧遗产分为三种情况,提出三种应有的态度: ⒈有价值的东西(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吸收养料,增强体质,但不能宴大宾,把旧东西推崇到不恰当的程度;⒉既有毒又有用处的东西(鸦片),应该采取一分为二,有选择地使用,把鸦片“送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用”,但也不可因其有用而故弄玄虚,招摇撞骗;⒊应该坚决排斥、走散的东西(烟枪、烟灯、姨太太)。

这两段,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了“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趣横生。

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对全文作出总结。作者把“拿来主义”对待旧遗产的态度归结为六个字: “使用、存放、毁灭”,这是对上述具体论述的高度概括。“拿来主义”首先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进一步强调了对待旧遗产的革命气魄和科学态度。

结尾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地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创造革新的关系,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创立无产阶级新文化的不可缺乏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本文言词尖锐、泼辣,语多讥讽,寓深刻的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在批判错误的观点中,阐明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起着投枪和匕首的作用,是典型的杂文的写法。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

掌乐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